ID: 22935526

统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我爱你,汉字 课件

日期:2025-05-1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89次 大小:98862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人教,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
  • cover
(课件网) 统编 五年级下册 剪纸 印章 扇面 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我们每天都在学习和使用汉字,应该增进对汉字的了解,为汉字的规范使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下面的内容中选择一项开展活动,写一份简单的研究报告。“阅读材料”供参考。 品读课文 ①搜集更多的资料,围绕汉字历史、汉字书法或其他感兴趣的与汉字有关的内容,开展简单的研究。 ②调查同学的作业本、街头招牌、书籍报刊等,围绕生活中用字不规范的情况,开展简单的研究。 活动建议 认真阅读5份材料,读完说说材料大意是什么。 品读课文 1 汉字字体的演变 汉字有悠久的历史,汉字文化有丰富的内涵。 从汉字字体的演变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本文首先用表格的形式,以“日、月、车、马”四个字为例,展示了几千年来汉字的演变过程,并一一介绍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出现的时间以及特点。 从汉字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汉字字形的总体发展趋势是由繁到简,同时,汉字形体不断趋于定型化、规范化。 材料大意: 汉字字体的特点: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 ◎金文是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又称为铜器铭文,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 ◎小篆是从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发展而来的,秦统一全国后得到推行,成为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 ◎隶书形成于战国晚期,通行于两汉。象形意味已基本消失,笔画简化,书写方便,成为汉字发展史上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楷书字形方正,笔画规整平直,比隶书更加便于书写和认读。形成于魏晋时期,南北朝之后占主导地位,一直通行至今。 ◎草书包括章草和今草。章草是隶书的草写体,东汉章帝时盛行,今草产生于东汉末年。草书的特点是笔画相连,书写快速。 ◎行书的形体和笔势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产生于东汉末年,一直沿用至今。 龙骨:指古代某些哺乳动物骨骼的化石,可入药。 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 金石:金指铜器和其他金属器物,石指石制器物等,这些东西上头多有文字记事,所以把这类历史资料叫做金石。 2 甲骨文的发现 本文讲述了甲骨文被发现的大致情形。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河南安阳出土了一些带有刻痕的龟甲和兽骨,清代国子监官员王懿荣偶然看到了这些甲骨上的刻痕并进行研究,发现这是一种文字,后称甲骨文。 文后还有“秉”“北”“并”“册”四个字甲骨文,形象地反映了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甲骨文 甲骨文是商周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这些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大都是商王朝占卜吉凶时,刻的卜辞和有关的记事文字。文字中有大批的形声字,尽管多数字的笔画和部位还没有定型,但从可认识的文字可以看出,甲骨文是相当进步且十分完备的古文字体系。 南朝智永楷书《千字文》局部 唐代怀素草书《千字文》局部 3 书法欣赏 明代文征明行草《千字文》局部 你觉得它们的字体有什么不同? 这种字体有什么特点? 智永楷书:智永和尚,南朝人,本名王法极,字智永,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书圣王羲之七世孙,是王羲之第五子王徽之的后代,号“永禅师”。 智永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他传“永字八法”,为后代楷书立下典范。所临《真草千字文》八百多份,广为分发,影响远及日本。即使现在,依然是书法学习的经典教材。 南朝智永楷书《千字文》局部 唐代怀素草书《千字文》局部 怀素草书:怀素(737—799),俗姓钱,字藏真,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唐代书法家,以“狂草”名世,史称“草圣”。自幼出家为僧,经禅之暇,爱好书法,与张旭齐名,合称“颠张狂素”,形成唐代书法双峰并峙的局面,也是中国草书史上两座高峰。怀素草书,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