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36972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课件(31张PPT 内嵌视频)

日期:2025-05-1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3次 大小:557633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2课,民族,大团结,课件,31张,PPT
  • cover
(课件网) 观看2021届清华美院动画毕设《万华镜》,并思考:在这样一个疆域辽阔,民族众多的大家庭中,我国是怎样处理民族问题呢 第12课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大团结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一、教学目标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三、共同繁荣发展 四、课堂小结及课后作业 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和实施情况; 2.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意义; 3.了解我国为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而采取的措施,知道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情况,认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原因和意义; 4.认识中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认同国家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责任感。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背景 西域都护府 张骞出使西域 北魏孝文帝改革 穿汉服、易汉姓 西汉 魏晋南北朝 唐朝 元朝 清朝 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文成公主入藏 西藏:宣政院 台湾:澎湖巡检司 新疆:伊犁将军 西藏:驻藏大臣 台湾:台湾(府)省 土尔扈特部东归 历史特点: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 我国古代哪两个王朝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呢? 我国古代和近代有哪些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背景 单击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单击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现实情况: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西部多,东部少 我国民族分布示意图 观察我国民族分布示意图,并结合你所学习的地理知识,谈谈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背景 政治依据:中国各族人民共同为缔造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尤其近代以来,各民族在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革命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 抗日期间“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背景 背景: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 历史特点: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传统 现实情况:我国各民族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格局。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边疆地区,面积广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各民族都有不一样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 政治依据:中国各族人民共同为缔造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区域和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前提 符合我国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 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自治机关是本级人大和相应的人民政府 自治权包括:立法自治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变通执行权及其他自治权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及地位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2001年进行修正 地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情况 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 内蒙古自治区 1947年5月1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5年10月1日 西藏自治区 1965年9月9日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9年10月25日 广西壮族自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