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北湖校区 2024-2025学年高一下期05月测试(一) 语文答案 1.C 2.D 3.A 4.①费孝通采用了西方人类学的比较法,引进西方的“团体格局”来说明中国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 ②费孝通又使用比喻的方法来说明“差序格局”,这一方法与中国传统学术的“譬”的方法一脉相通。 5.①争论焦点:费孝通用比喻方法来阐释“差序格局”,是学术上的失误,还是学术上的贡献(或:是一种遗憾,还是一种侥幸)。 ②原因:(1)材料一作者站在逻辑实证主义的立场,主张概念必须用下定义的方式进行严格清晰的界定;(2)材料二作者认识到中国学术传统的重要性,认为比喻方法能使概念内涵丰富,并赋予概念动态性(或:恰当的比喻最容易引发深刻的洞见与启示)。 【导语】这篇阅读文章围绕费孝通提出的“差序格局”概念展开,探讨了其在中国社会结构中的意义及其学术争议。材料一指出,多数学者在解读差序格局时偏重“差”而忽略“序”,认为水波纹的比喻只适合描述平面的人际关系,而非立体的社会结构。材料二则从学术方法的角度为费孝通的比喻辩护,认为隐喻的使用不仅不是学术失误,反而是一种贡献,尤其在中国传统学术中,比喻是阐释重要思想的常用手段。两篇材料的争论焦点在于差序格局的比喻是否恰当,差异源于对逻辑实证主义与隐喻方法的不同立场。 6.C 7.D 8.①他有考取地理学研究生、从事地理事业的坚定目标。 ②他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精神。 ③他具备理论知识联系实际的治学方法。 ④他有青年人对待地理学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⑤他有对自然景观、人文现象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9.①幻想的河:主人公“他”对“北方的河”这一即将学习研究的地理学对象抱以想象和憧憬,对自己将来从事的事业、自己的人生定位满怀期待。 ②热情的河:主人公“他”对地理知识(高原河谷等自然地理)、民风民情等地域人文现象、个体生命等都充满着积极友好的人文关怀,渗透着强烈的情感。 ③青春的河:主人公“他”的身份是一名年轻大学生,身上洋溢着青春的气息,眼中所见、心中所感都展现出青春的活力。 10.BCF 11.C 12.C 13.(1)(他)习惯施行无礼之事,狠心做出不义之行,想要用一个人的力量征服天下万民之心。(“无礼”“不义”,形容词用做名词,无礼、不义之事;“服”征服,使臣服。每点1分,整体大意1分) (2)穷追不舍逼迫项羽乌江自细的昌马童,是项羽的老朋友。在跟随项羽到最后修败利余的三十多名骑兵中,项羽的兄弟姻亲没有跟随其中。(“·····者··也”,判断句式:“故人”老朋友:“与”,亲附、跟随。每点1分,整体大意1分)。 14.(1)性格缺陷:刚自用,独断专行。(他)习惯施行无礼之事,狠心做出不义之行,想要用个人的力量征服天下万民之心。 (2)策路错误:项羽在灭了秦国之后,并没有留在关中建立巩固的后方,而是选择衣锦还乡,最终建都彭城,把关中这块宝地“留给”了刘邦。 (3)不懂得分享利益:“韩信数项羽之失曰:‘有功当封爵者,印刓②敝,忍不能予。’”知,项羽舍不得对有功之人进行封赏。 (4)性格残暴:项羽性格残暴多疑,在推翻秦朝统治中,滥杀无辜及怀王宋义等人,失掉民心。 (5)不懂用人:陈平日“项王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可知,项羽用人唯亲不唯贤,只重用项氏家族和姻亲,不信任重用有才之士。(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答对三点给5分) 【译文】 材料一:汉五年春,项羽表面上尊称楚王为义帝,流放义帝到郴州。项羽自称西楚霸王。分割天下来分封诸侯,让沛公做汉王,放逐赵王为代王,让齐王做胶东王,燕王为辽宗王,魏王做西魏王。(另一方面)却设立楚将英布作九江王,共敖作临江王,吴芮为衡山王,诸侯因此并不心服(认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