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37381

七下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复习课件(共28张PPT)

日期:2025-05-1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3次 大小:730246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七下,时代,PPT,28张,课件,复习
  • cover
(课件网) 考点1: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朝 统一 原因 建立 统一 意义 年,杨坚(隋文帝)夺取 政权,建立隋朝,定都大兴 年,隋文帝灭掉 ,统一全国 结束了 的局面,顺应了 的大趋势。 581 589 北周 陈朝 长期分裂 民族交融 客观上:长期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 北方民族大交融,南方经济发展、陈朝政权统治的腐败。 主观上:隋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准备充分。 分裂后又统一的朝代 结束分裂 实现统一 春秋战国 秦 三国 西晋 南北朝 隋 辽宋夏金 元 考点2:隋朝的治理 隋朝 兴亡 隋文帝 杨坚 建立隋朝、统一全国;加强中央集权;恢复、发展经济;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马端临:《文献通考》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含嘉仓示意图 开皇之治 开皇之治 考点2:隋朝的治理 隋朝 兴亡 隋文帝 杨坚 建立隋朝、统一全国;加强中央集权;恢复、发展经济;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 开通大运河 (1)目的:加强   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地位:全长2 7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3)影响:①积极:带动沿河城市的繁荣与发展;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交融。 ②消极:劳民伤财,导致隋朝速亡的原因之一。 开皇之治 南北 考点2:隋朝的治理 隋朝 兴亡 隋炀帝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员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 (2)创立:隋文帝,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依 取士。 隋炀帝时,   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3)影响:①积极: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员选拔的范围;促进了   的流动;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成为此后历朝选拔官员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 300年(1905年,被废除)。 ②消极:明清时科举制变为八股取士,成为钳制人们的思想工具。 进士科 社会阶层 才能 选官制度的演变 时期 世官制 主要标准 军功爵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血缘 军功 品行才能 才能门第 才学 商周 战国、秦 汉朝 魏晋南北朝 隋唐以后 制度 拼爹娘 拼人命 拼人品 拼爹娘 拼才能 方式 官位世袭 朝廷授予 自下而上推荐 官员推荐 朝廷授予 分科考试 择优录取 选官范围:范围扩大(以世家贵族为主———平民) 选官标准:趋向客观科学(门第家世———才能学识) 选官方式:趋向公正公开(推举———公开考试) 选官权力:从地方逐渐收归中央,中央集权强化 选官趋向:制度化、公平、公正 考点3:隋朝的灭亡 隋朝 灭亡 原因 ①根本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穷兵黩武,连年用兵;滥用民力,大兴土木;好大喜功,巡幸游玩) ②直接原因:大规模农民起义(山东地区首先爆发农民起义,随即蔓延至全国,隋朝统治面临瓦解。) 灭亡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隋朝灭亡。 启示 成由俭败由奢,居安思危,体恤百姓(以民为本),才能达到社会和谐共赢。 开凿大运河 三征辽东 营建东都洛阳 龙舟巡游 修筑长城和驰道 秦隋对比 相同点 秦朝 隋朝 由分裂到统一 制度创新 修建了大型的工程 灭亡原因 为后世提供教训 长城 大运河 暴政、农民起义 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 科举制、三省六部制 结束春秋战国分裂实现统一 西汉采取秦灭教训,采取休养生息政策 唐朝吸取隋灭教训,采取以民为本治国思想。 唐朝发展脉络 沉重打击 唐高祖 唐太宗 唐灭 武则天 唐玄宗 由盛转衰 建立 贞观之治 朱温建后梁 黄巢起义 安史之乱 贞观遗风 1.唐朝和五代十国的政治 建立 兴盛 唐太宗 盛世: 年, 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年,李世民(唐太宗)继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 618 626 李渊 政治:完善 ;制定法律, ; 各级官吏的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