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紫云中学教育集团校 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高二年级联合检测语文学科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20分 钟。第I卷1到8页,第Ⅱ卷9到15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班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考号填、涂 准确:答卷时,考生务必将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 效。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I卷选择题 (共33分) 每小题3分,共33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一、(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外漂泊的游子,若与故乡人①,欢喜之外又会勾起几分落寞,这便是乡愁。 在漫长的历史中,战乱、动荡、天灾往往就是一种最基本的社会形态,乡愁也就成了那个 时代的普遍情感。难怪在中国的文化史中,乡愁始终是个庞大的文学命题,由此留下的乡愁文 字②。 故乡是人类建造并寻找的第一个家园,人们在此繁衍生息,几乎培育了人类的全部文化与 历史。人都是恋家的,故乡是生命的根。然而有史以来,迁徙却是人类发展的常态,人们背井 离乡,为开辟新的美丽家园而③,成为了社会发展繁荣的强大动力。在今天奔小康的宽阔 道路上,大多数人并非是无奈的出走,悲情的离别,而是漫漫长路上的圆梦,但一旦远离家乡, 乡愁也就来了。很多人已经在城市住了几十年,成为地道的城里人,过着富裕的日子,可故乡 的山川草木仍然④。更让人想不通的是,也是这十来年,在生活的快速发展变化中, ),乡游成了有情的旅游,乡愁气氛越来越浓。乡愁正在成为一种大众的世纪情绪。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萍水相逢浩如烟海宵衣旰食记忆犹新 B,不期而遇浩如烟海废寝忘食历历在目 C.萍水相逢灿若繁星宵衣旰食记忆犹新 高二语文第1页,共15页 D.不期而週灿若繁星废寝忘食历历在目 2.下列在文中括号里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乡味成了大众喜爱的味道,尽管人们的小日子越过越红火美好 B.不管人们的小日子是否越来越红火美好,乡味已经成了大众喜爱的味道 C.乡味成了大众喜爱的味道,人们的小日子也越来越红火美好 D.人们的小日子越来越红火美好,乡味却成了大众喜爱的味道 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故乡是人类建造并寻找的第一个家园,人们在此繁衍生息,它几乎培育了人类的全部文化 与历史。 B.故乡是人类建造并寻找的第一个家园,人们在此繁衍生息,它几乎孕育了人类的全部文化 与历史。 C.故乡是人类寻找并建造的第一个家园,人们在此繁衍生息,它几乎孕育了人类的全部文化 与历史。 D.故乡是人类寻找并建造的第一个家园,人们在此繁衍生息,几乎培育了人类的全部文化与 历史。 4.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又称《焦仲脚妻》,这首诗是我国古代汉民 族最长的抒情诗,作者不详。 B.归有光,号餍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五柳先生”“樊川先生”“聊斋先生” 指的分别是东晋诗人陶潜、唐代诗人杜牧、清代小说家蒲松龄。 C.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七月七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禊,一种祭礼。 D.古代表示官职变迁的词汇比较丰富,如“拜”“授”“封”等表示授官,“升”“拔”等 表示升职,“贬”“谪”等表示降职,“罢”“免”“除”等表示罢官。 二、(9分,每小题3分) 材料一: 人们感受一个民族文化的伟大,往往先是从直观领略其文化创造成果开始,继而才认同 高二语文第2页,共15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