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高三第三次联合诊断检测语文 语文测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阅读(70分) (一)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采访者:在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中,我们读到:“逻辑不是一种学说,而是世界的反映。逻辑是先 验的。”进一步说,逻辑是“世界的脚手架”或“世界的边界”。康德也有类似的见解,认为逻辑的先验维度是 判断的条件,而经验则是判断真假的标准。你是否认为逻择学实际上在我们的认知过程中具有先脸的作用或雏 度? 受访者:必须永认,我在这些问题上一直摇摆不定。我确实觉得,逻辑规律的强制力意味着某种客观存在, 而不是由我们的主观判断来操纵的。但这种强制力究竞是实在在说话,还是我们的思维结构强加给我们的,很难 说清楚。在理想情况下,我认为是第一种:逻辑法则支配着实在。鉴于我们作为一个物种的悠久历史,这一点反 映在我们的思维结构中,因为我们的生存依赖实在与智慧的和谐。无论如何,我相信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不仅 仅是哲学家的自负,它本身就是一种自然现象,与我们从认知科学的同步和异步中可以学到的东西是一致的。 采访者:波普尔(Popper)提出了证伪而非证实,用演绎取代了归纳,并认为科学研究的解决之道在于逻轹, 他称之为“发现的逻辑”。波普尔的批评者,如亨迪卡(Hintikka)、费耶阿本德(Feyerabend)反驳他说,不 存在普遍的研究逻辑,因此也不存在普遍的科学方法。你认为存在普遍的发现逻抨吗? 受访者:这让我想到了我喜欢的波普尔一强调证伪和通过放弃被驳倒的假设来学习的波普尔。我认为这的 确是科学发展的最佳方法,也是我们日常生活的最佳方法。在我看来,我们人类的智慧闪耀着最耀眼的光芒,不 是在我们平静地从真理到真理,或从知识到知识时,而是当我们发现错误并修正它的时候,有时是微小的,有时 是彻底的。这种创造性的修正观点在哲学的许多领战都被严重忽视了,如在认识论或语言哲学中,它们往往侧重 描述或确保正确性,然而不断应对新的挑战才是修正的动力。由于逻辑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长期以来一直 坚持这样的立场,即“逻辑是心智的免疫系统”。 采访者:你是否看到了后现代主义中的危机,尤其是考虑到越来越多的人在谈论后真理的条件,你是否认为 后现代主义会导致我们放弃传统的逻辑推理? 受访者:我一点也不担心。逻辑无处不在:在基础科学的现实中,在你向医生寻求的救命治疗中,在我建立 中西跨文化交流的基础工作中等等。而这仅仅是我们这个世界中更广泛的理性力量的一个方面, 当然,也可能存在暂时的威胁。现在,我们听到很多关于逻辑学终结以及被盲目的机器学习所取代的言论, 第三次联合诊斯检测(语文)第1页共12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