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39741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2025人教版历史必修上册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1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3次 大小:3471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答案,练习题,同步,上册,必修,历史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历史必修上册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A组必备基础巩固 题组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下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人员组成情况表。这表明当时中国(  ) 类别 副总理 政府委员 政务委员 总人数 4人 56人 15人 民主人士数 2人 27人 9人 A.民主党派掌握了国家政权 B.人民当家作主愿望得以实现 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已确立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形成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依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通过和平改造,中国开始走上了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道路。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A.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B.中国人民从此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C.中华民族开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D.中国从此重新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 题组2 人民政权的巩固 3.歌曲是时代的产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首歌曲中唱道:“咱们的土地回老家哎……自己耕种自己的田哟……多收粮食送前方哟,援助人民志愿军。”歌曲反映的史实是(  )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   D.减租减息 4.1949年,人民政府用查封、逮捕等手段打击银元投机活动,后来又指导各地集中时间、集中物资统一向市场抛售,平息投机资本制造的涨价风潮。这些措施(  ) A.都利用市场规律稳定物价 B.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 C.为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 D.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5.经此一战,帝国主义再也不敢作出武力进犯中国的尝试……拼来山河无恙、家国安宁,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钢铁意志!这一战(  ) A.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B.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C.是巩固人民政权紧迫而必要的决策 D.取得了抗击外敌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题组3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6.1954年,在对待中国的立场上,西方阵营首次公开分化。这一年,中国分别与英国、荷兰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这表明(  ) A.中国与苏联关系恶化 B.中国和平外交有新成效 C.英荷摆脱了美国的掣肘 D.第三世界力量开始崛起 7.1955—1959年,中国与尼泊尔、埃及、叙利亚、也门、斯里兰卡、柬埔寨、阿尔及利亚、苏丹等国建交,这种外交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一边倒”方针的实行 B.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C.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推动 D.“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题组4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8.1952年,现代工业在我国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26.6%,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35.5%。为了改变上述情况,政府(  ) A.发动“银元之战” B.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C.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D.发动“大跃进”运动 9.下面为1953年创作的一幅漫画。漫画中人们正在为一场竞赛呐喊助威。这表明(  ) A.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三大改造并举 B.经济方针政策严重脱离实际 C.出现了农轻重各部门的协调发展 D.初步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10.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宪法起草委员会。宪法起草委员会由33人组成,委员名单由毛泽东提出,构成比例为:民主党派如民革、民盟、民建各2名,其余民主党派及人民团体各1名。以上材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 A.体现了民主协商的精神 B.体现了立法的权威性 C.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物 D.体现了阶级斗争的思想 B组关键能力提升 11.1949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代表有: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全国总工会、青年团、全国妇联、学联以及少数民族、国外华侨、宗教界等方面代表662人。这说明(  ) A.新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能 B.新政协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C.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地位 D.政治协商制度得以初步确立 12.1950年6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