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历史必修下册 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A组 必备基础巩固 题组1 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1.1793年,哥伦比亚人纳里诺将《人权宣言》翻译成西班牙文,并在波哥大印发;阿根廷人莫雷诺翻译了《社会契约论》,伏尔泰、孟德斯鸠的作品都被印刷成小册子,在拉丁美洲殖民地秘密地传播,一些吸取启蒙思想研讨拉丁美洲独立的革命组织也纷纷成立。这些现象( ) A.导致拉丁美洲文化的混合性 B.促使拉丁美洲民众推崇联邦制度 C.有利于拉丁美洲民族意识的觉醒 D.揭开了拉丁美洲民族独立的序幕 2.西属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给西班牙殖民者以毁灭性的打击。西班牙殖民帝国的瓦解,正是中世纪与近代之交的一个封建堡垒的彻底崩溃。从世界全局来看,西属拉丁美洲独立战争( ) A.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 B.有利于世界近代社会的转型 C.奠定了拉丁美洲各国的政治格局 D.促进了拉丁美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3.19世纪,拉丁美洲国家在获得独立后的发展中,没有经历工业化,也没有经历像美国和加拿大那样的经济发展。这主要是因为拉丁美洲各国( ) A.重新沦为美国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B.经济体制具有很强的封闭性 C.各国间矛盾重重导致社会动荡不安 D.保留了大量殖民体制的残余 4.门罗宣言发表于1823年,门罗主义三原则之第三条“美洲体系原则”,其含义是“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它的潜台词和核心是“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门罗主义的发表反映出( ) A.拉丁美洲人民反外来侵略的任务艰巨 B.美国致力于保护美洲的利益 C.美国为拉丁美洲的解放作出重大贡献 D.美国与欧洲的矛盾不可调和 题组2 亚洲的觉醒 5.1905年,印度国大党的领导人提拉克指出,只有一种药能治印度人民的病,这个药就是政权。它应该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这表明印度国大党( ) A.明确了革命的斗争目标 B.主张必须扭转斗争困境 C.在积极争取印度管理权 D.要求殖民当局政治改革 6.1906年,一位英国人在信中写道:“我以为东方必将发生一场变革。一种新的精神似乎已开始支配人民。他们厌恶统治者,开始认为有可能得到另一种较好的政体。”这反映了当时( ) A.英国殖民主义的衰落 B.亚洲国家民族民主意识的加强 C.世界各地联系的频繁 D.社会主义思想在东方国家传播 7.1911年12月8日,法国驻华公使在致法国外交部部长的信中写道:实际上,(中国)将逃不过这种必然的后果,即本来是一场反对清政府的运动,突然变成反对外国人的行动……甚至引起我殖民地内部的混乱。材料可以用来说明这场“运动”( ) A.开启了亚洲的解放运动 B.成为“亚洲觉醒”的标志 C.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 D.具有重大的世界性意义 题组3 非洲的抗争 8.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发表宣言,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1879年非洲第一个政党———埃及祖国党成立时,响亮地提出了“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上述两个口号分别属于( ) A.自由主义、沙文主义 B.种族主义、爱国主义 C.扩张主义、民族主义 D.理想主义、人文主义 9.当1889年意大利试图变埃塞俄比亚为其保护国的想法遭到法、俄等国的反对后,孟尼利克二世立即派特使前往英国、法国,要求两国政府尊重埃塞俄比亚作为主权国在国际事务中应享有的地位。同时,孟尼利克二世从法、俄购置先进的武器,并聘用法国顾问,修筑铁路。孟尼利克二世的这些做法( ) A.强化了对西方列强的依附 B.加剧了欧洲两大军事集团间的对抗 C.旨在维护国家的主权独立 D.反映出埃塞俄比亚外交政策的成熟 B组 关键能力提升 10.在巴西的历史中,里约热内卢曾一度成为葡萄牙的首都。1807年葡萄牙王室在若昂六世带领下出逃迁往巴西,完成了一个政府、一个国家的搬迁。与这一“搬迁”事件紧密相关的是( ) A.宗教改革 B.克里米亚战争 C.工业革命 D.拿破仑战争 11.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