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39920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2025人教版历史选择性必修3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17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8次 大小:3599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人教,答案,练习题,同步,必修,选择性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历史选择性必修3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A组必备基础巩固 题组1 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1.在产品主要供当地消费的中世纪,欧洲城市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基本限于白天。然而,从近代早期开始,欧洲的城市劳动者除白天劳动外,夜晚劳动不再是偶尔为之的事情,而渐渐成为生产劳动的常态。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A.现代照明技术的广泛应用 B.世界市场的出现并不断地扩大 C.资产阶级职业观念的召唤 D.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2.16世纪以前重要的商品是由东方运往西方的香料等。但是16世纪之后,新的海外产品,如新的饮料、染料等,开始逐渐成为欧洲的主要消费品,其商业价值也不断增长。材料主要说明了(  ) A.世界贸易中商品种类的变化 B.新航路开辟推动贸易格局演变 C.世界贸易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市场 D.世界贸易使殖民者财富猛增 3.工业革命引发了一场巨大的世界经济结构重建,在这一重建过程中,世界大部分地区都转向了土地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主要是食物和纤维作物的种植。这表明工业革命(  ) A.促进了先进生产方式的推广 B.促进了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 C.加速了土地资源的广泛开发 D.推动了土地经营方式的变化 4.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实际上表明(  )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C.自然经济已经趋于瓦解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5.图1、图2分别为1970—2008年若干年份的世界贸易额占GDP总量比重和国际直接投资净流入量(单位:亿美元)变化统计。表中趋势的出现得益于 (  ) 图1 图2 A.南北发展差距缩小 B.跨国公司加速发展 C.冷战局面得以结束 D.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题组2 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 6.17—18世纪,中国的瓷器、漆器和丝绸等产品为了输出欧洲,专门按照欧洲风格制造;欧洲的建筑、园林等装饰造型竞相采用中国题材和模仿中国风格,也融入了欧洲固有的形式。这反映了(  ) A.中西文明交流融会 B.中国打开欧洲市场 C.中国建筑技术发达 D.中华文明的先进性 7.19世纪中期,博览会在中国一般译作“赛奇会”“炫奇会”等含有“奇技淫巧”之意的名称;从19世纪90年代起,朝野对博览会的经济功能愈加重视,博览会一词开始被更多地译为“赛会”。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  ) A.西学东渐的深入   B.洋务运动的开展 C.民族工业的繁荣 D.民族危机的加深 8.18世纪末以来,饮茶之风深入俄罗斯社会,与中国饮茶时的儒雅之风有所不同,由于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俄罗斯人往往需要在饮茶时增加热量,比如放糖、蜂蜜等甜料,有的人干脆将饮茶作为三餐中的一餐。这反映出(  ) A.茶文化在借鉴中发展 B.茶文化重构俄罗斯社会 C.文化传播具有地域性 D.文化传播具有时代特色 9.下图是清政府内务府造办处制造的更钟,它把我国传统夜间计时的“更”与西方计时的“时”“分”有机结合起来,并能根据节气的变化调整“更”的长短。更钟的制作(  ) A.说明钟表诞生地在中国 B.外观带有明显的异域特色 C.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交融 D.反映了中西相似的审美观 10.下面是依据史料中有关旗袍的记载编制的表格。导致旗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旗袍的变化 民国初期 旗袍开始普及,其样式与清末旗装没有多少差别 20世纪 20年代末 样式有了明显的改变,如有的缩短长度、有的收紧腰身等 20世纪 30年代初 样式变化主要集中在领、袖及长度等方面。先流行高领,渐而又流行低领,后来干脆就穿起没有领子的旗袍 A.外国服饰传入的影响 B.妇女地位的空前提高 C.民族服饰根本性变革 D.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B组关键能力提升 11.下表所示为19世纪上半叶英国对外商品贸易情况(单位:百万英镑)。据表可推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