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40322

粤教·粤人版(2024)地理七下7.1撒哈拉以南非洲 同步训练(含答案)

日期:2025-05-10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2次 大小:25092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粤教,撒哈拉,训练,同步,南非洲,七下
    粤人版地理七下7.1撒哈拉以南非洲 一、单选题 读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及相关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右图所示的景观可能出现在( )气候区 A.热带雨林气候区 B.热带沙漠气候区 C.热带草原气候区 D.地中海气候区 2.左图为非洲传统民居———茅草屋和相关气候资料图,该民居一般用树枝、木棍构架,房顶铺满茅草,下列有关该民居与气候的关系,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植被多为茅草,可提供建筑材料 B.民居易于搭建,适合游牧生活 C.降水终年丰沛,有利于防水 D.气温高,利于通风透气 3.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东方“十字路口”之称 B.长期受殖民主义占领和掠夺 C.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D.人口、粮食、环境问题突出 4.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东临 西临 ( ) A.大西洋、印度洋 B.太平洋、印度洋 C.印度洋、大西洋 D.太平洋、大西洋 5.读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矿产资源分布示意图(如下图),撒哈拉以南非洲矿产资源的特点是( ) A.种类多 B.储量小 C.铜矿储量居世界首位 D.金和金刚石储量小 6.读非洲四国位置图,关于图中国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埃塞俄比亚利用本国平原广阔,热量充足的优点,积极发展花卉产业 B.尼日利亚凭借着出口石油、天然气一跃成为发达国家 C.安哥拉铁矿资源丰富 D.肯尼亚工业发达,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 埃塞俄比亚地处非洲东部,位于红海西南的东非高原上,草屋是埃塞俄比亚传统部落特色民居。在干燥的季节当地人采用竹子和芭蕉叶编织成篱笆,用竹竿架起,外面再覆盖一层防雨的竹叶,因外形像一头大象,又称为“象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人种是( ) A.白色人种 B.黑色人种 C.黄色人种 D.混血人种 8.根据“象屋”的建筑特点,可以推测当地的地理环境的特征是( ) ①光热条件丰富,气温较高 ②年降水量较多 ③多产竹子,方便就地取材 ④经济发展高度发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9.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 A.以出口初级农矿产品为主 B.以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 C.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D.资源短缺,经济落后 10.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 ) A.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 B.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 C.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 D.南、北回归线之间 11.2020年2月,撒哈拉以南非洲爆发了大规模的蝗灾。蝗虫加剧了当地的粮食危机,撒哈拉以南非洲粮食短缺的原因不包括( ) A.农牧业生产落后,粮食产量很低 B.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不利于发展农业 C.人口增长的速度超过了粮食增长的速度 D.自然灾害频发,粮食生产不稳定 12.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势是( ) A.北高南低 B.东南高、西北低 C.南高北低 D.东北高、西南低 读图,完成小题。 13.加纳的主要出口产品属于( ) A.乳畜产品 B.工业制成品 C.电子产品 D.初级农矿产品 14.加纳形成这种出口产品构成的根本原因是( ) A.热带面积广阔 B.矿产资源丰富 C.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D.历史上长期受殖民主义者占领和掠夺 吉姆在日记中记录到“湿季,大草原一片葱绿,斑马、长颈鹿成群迁徙而来。到了干季,满目枯黄,茫茫草原上,间或有一些耐旱的孤树……”。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5.以下符合他所描述的气候类型是( ) A. B. C. D. 16.央视《动物世界》经常播放非洲动物大迁徙的景观,导致非洲动物大迁徙的根本原因( ) A.气温变化 B.降水变化 C.人类驱赶 D.位置因素 17.吉姆在拍摄视频“秀自己”的同时还想为家乡的发展添些助力,他想把影响非洲发展的三大主要问题拍成视频,下图为拍摄思路,其中数字分别表示( ) A.①人口问题 ②环境问题 ③粮食问题 B.①环境问题 ②人口问题 ③粮食问题 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