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026届高考一轮复习导言课 有人曾问三个正在砌砖头的工人:“ 你们在做什么 ”第一个工人回答说:“我在砌砖。 ”第二个工人回答说:“我在赚工资。”第三个工人回答说:“ 我在建造这世界上最富特色的房子。”简短的回答,使各人的工作态度跃然纸上:第一个工人是为工作而工作;第二个工人是为赚钱而工作;第三个工人则是为创造未来实现梦想而工作。据说,到了后来,前两个人一生都只是普普通通的砌砖工人,而第三个人却成了知名的建筑师。 态度决定高度 一、高三复习总体规划 三轮复习 二轮复习 一轮复习 2025年5月中旬到高三第一个学期结束。在这个阶段,对所学内容进行细致地复习,把高考范围内的主干知识点都复习到,不留死角。 夯实基础 从2026年2月到5月初。要以几条宏观的线索把较为零乱、繁杂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深入进行复习。 宏观体系 从2026年5月初到高考前。 学生知识上查漏补缺,全真模拟;重点调节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节奏。不再做过多的习题,不死抠难题、偏题,做少而精的习题。 能力提升 教育部考试 中心研究员 “考试是一只兔子,与其想逮住它,不如守株逮兔。多种几棵树,总会守到兔子。新课程带来的变革,一句话,多去栽树。” 栽什么树? 如何栽树? 高考注重考生什么能力 《中国高考报告(2024)》指出,实现从“考知识”向“考能力”的转变,是近年来高考命题改革最显著的特征,也是高考综合改革最大的创新之处。高考试题考查的关键能力包括但不限于信息获取与加工、逻辑推理与论证、科学探究与思维建模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语言组织与表达等。2026年高考命题也将围绕上述关键能力进行加强和优化。 二、高考考什么? 高考命题的方向 高考评价体系是高考命题的根本指南;命方题呈现出“无价值,不入题;无思维,不命题;无情境,不成题”的典型特征;坚持稳中求进,加大试题区分度,增强高考选拔功能;有效引导教学,打破“以纲定考”,实现“教考衔接”因此,有效应。对新高考的策略应该是“授人以渔(加强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训练)”而非“授人以鱼(传授解题套路和题海战术)” 高考考什么 一核:为核心功能,既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 四层:为考查内容,既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 四翼:为考查要求,既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 为什么考 考什么 怎么考 复习范围:教材-5本 1.基础知识不扎实 2.时空观念不牢固 3.阅读理解不精准 4.教材理解不灵活 一听就懂 一看就会 一做就错 强化重点概念、易错概念 整合历史知识,梳理线索 强化能力训练、学法指导 拓展知识边界、思维空间 1、认清现状:知晓隐患,提前避坑 时空错乱,常识欠缺; 概念不清,盲从教材; 死记硬背,逻辑性差。 三、如何备考? 01 02 03 04 课前互查基础知识 课上重点问题探究 课后真题模拟练习 知识整体自主建构 自主预习 同伴互查 相互激励 主题引领 材料分析 迁移应用 知识点和题型针对性练习 错题整理反思 理解性 结构化 思维导图 2、努力的方向 3 如何备考? 真题就是一头猪,浑身都是宝 所谓高考备考复习,就是在不同的阶段内,挖掘高考真题的不同价值,并依此进行备考资源的开发,进而引导学生进行逐项突破。 与其大量做题,不如抽出时间认真研究往年的试题……研究这些试题,就如同和命题者对话。 --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刘芃 3、能力提升:真题训练、技巧点拔 3 如何备考? 具体复习的基本环节 自主复习 教师讲解 整理总结 限时训练 1、自主复习 阅读课本 全册目录,明确各单元主要内容及单元间关系。 单元目录,明确各课主要内容及各课间关系。 单元导言,本单元主要内容及学习目标。 每课内容,包括导言、正文、学习聚焦、思考点、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