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40939

安徽省合肥市示范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5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日期:2025-05-0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7次 大小:14873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安徽省,教学,图片,试题,语文,质量检测
  • cover
姓名 座位号 的新概念、渐范畴、斯表述”。同时,要逃释一些能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术语进行新的赋义,提升其 阐释中国的理论效力。广大理论工作者要立足中国、胸怀世界,积极建构一批说得选、传得开、叫得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响的中国话语,不断完善中国话语体系建设,为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休系,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 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及奠定坚实概念基幽。 2025届高三年级5月教学质量检测 (摘编自付高生、李晶《术语的革命》) 语 材料二 文 金融、银行、货币是最基幽、最核心的金融术语。那么,这些术语是如何出现在汉语体系、语境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中的呢?孙大权在其所著的《术语苹命:中国近代经济学主要术语的形成》一书中对此进行了深入的 注意车项: 考证。 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上。 书中杭理了20世纪初中文文献“金融”一词的使用。1903年浙江留日学生无逸在专文中首次使用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金融”来讨论中国金融被外商银行控制的情形,认为有必要发辰本土资本来摆脱这种控制。之后, 务必擦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这一词语开始被高领使用。到了民国年间,大学商种银行学的课程开始明确为“金触论”。书中还讨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论了在清末和民国时期,近代乎者和金融业界从货币市扬、货币资本移动等诸多角度对金融一词的概 念定义,并就金融机关、金触市场、金融恐慌等概念在近代的提出和应用进行了梳理叙述。 一、阅读(70分) “银行”一词的出现时间在中国宋代,但合义是剃造银器的行业。1819年,马礼逊将“级”译为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英文“货币”,而将“行”译为英文“商业机构”,这就为之后来华西方人用“银行”指称“货币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愿。 营机构”刨造了可能。至1854年,睿港刊物提及头一年福州发生的金融机构挤兑事件,开始用“银行” 材料一: 来指代中国传统的钱庄、银号。有意思的是,“银行”一词是从近代中国传至日本的。主要原因是日 恩格斯指出:“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这门科学的术语的苹命。”恩格斯这里指出的 本在19世纪70年代明治维新之前,并无本土或外资银行机枸。但如书中所指出的那样,日本明治维 术语的苹命”,具有丰富的内活。 新带动了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其经济、金融术语的发展速度反超中国,“中央银行”“商业银 术语的苹命体现为重释旧概念与创造新概念这两个方面。一是重释已有术语,提升其理论榈释力、 行”等词汇正是从日本反过来回传中国的。 批判力。马克思重释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剩余价值”概念,北判了“那些试图把商品流通说成是 再来看货币。中因在殷周时代甚至更早以前已经出现贝币、钢币,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已经 刚余价值的源泉的人”,揭示出劳动者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劳动才是剩余价值的源泉,为科学批 使用“货币”一词。尽管如此,这一词语到了近代才逐渐调整并明确为现在的含义。这一转变出现在 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莫定了理论基石。思格斯在《在马克恩墓前的讲话》一文中对此作了高度评价。 19世纪末,日本的货币概念、货币思想传译到了中国。清术新政改苹强调要建立货币本位制度,《大 二是创造新术语,提供理解问题的新视域。马克思创造的“劳动力”概念,就提供了理解政治经济学 清新刑律》电设立了“伪造货币罪”。这本书还谈论了“货币”一词在20世纪前期,与“线”“钱币” 问题的新视域,解决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用劳动解释商品价值的循环论证难题。恩格斯指出:“那些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