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42884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共32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3

日期:2025-05-10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2次 大小:962601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政治,必修,高中,统编,学年,2024-2025
  • cover
(课件网) 第二课 为什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一、历史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能够确立执政地位的原因 新中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和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二、人民的选择 三、现实原因 第一框题 第二框题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了 第一课框架 四、党的先进性 第一课 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教学目标 必备知识: 原始社会的特点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私有制的产生和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与发展。 关键能力: 通过分析史实材料,了解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重难点 1.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 2.封建生产关系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3.资本主义的变革不能消除、不能根治资本主义的痼疾 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5.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表现及影响 1.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 2.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3.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 近代中国的 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第一部分 奴隶社会 原始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观察下列图片《人类社会发展的五种不同的社会形态》,有何感想? 皇上,我朝物产丰盈,无需与他国交流 法国大革命 英国工业革命 封建统治 闭关锁国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鸦片战争 中法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60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7世纪中叶 1894年 中日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 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 工业革命(机器化大生产) 第二次鸦战争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加深 1.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P3 1900年 1840年 第一次鸦战争 《南京条约》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原因:帝国主义的入侵打断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正常进程。(外因)+ 清政府(内因) 基本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基本依据。 半殖民地,即形式上是独立自主的国家,实际上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如海关关税,租界) 名词点击 半殖民地 半封建 半封建,即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不断发展。 探究与分享 材料一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曾长期走在世界文明的前列。17世纪中叶以后,一些西方国家先后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相继完成工业革命,实现近代化机器大生产。此时的清王朝却对内实行封建君主统治,对外采取闭关锁国政策,中国社会发展几乎陷入停滞状态,且对世界潮流的变动茫然不知。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清王朝由盛面衰的颓势愈益加深,政治腐败、军备废弛、财政拮据、社会动荡、危机四伏。 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用坚船利炮轰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西方其他列强也接踵而至,先后发动第二次鸦片故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西方列强强边清王朝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并一步一步地控制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 思考:中国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及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什么? 材料二 3.主要矛盾 基本国情决定近代中国有多重矛盾,他们相互交织 多重矛盾 主要矛盾 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派系之间的矛盾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各帝国主义国家争夺对中国控制权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