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943645
15.1《谏太宗十思疏》课件(共44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05-1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7次
大小:338738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张
15.1
,
2024-2025
,
必修
,
语文
,
高中
,
统编
(
课件网
) 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 必修 下册 学习目标 掌握并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培养自主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掌握“十思”的内容,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 体会本文的说理风格,学习本文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苦乐观;虚怀若谷,虚心接纳他人的意见;勤俭朴素,继承优良传统。 文化传承与理解: 审美鉴赏与创造: 思维发展与提升: 语言建构与运用: 作者简介 魏征(580-643年),字玄成,巨鹿曲阳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征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于《贞观政要》。 一代名相 写作背景 本文是贞观十一年魏征写给唐太宗的奏章。唐太宗李世民跟随其父李渊反隋时作战英勇,生活俭朴,颇有作为。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在贞观初年,他鉴于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经过数年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在繁荣昌盛背后隐藏的危机,在群臣齐唱赞歌时,唯独他多次上疏进谏,使太宗幡然悔悟。文章力劝太宗“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太宗看到后感到很惭愧,表示从谏改过。 劝谏 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我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 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 “贞观之治”。 本文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 。 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 解题 文化常识链接 “疏” 封建时代臣子向皇帝提出建议的文书。如晁错的《论贵粟疏》、贾谊的《论积贮疏》等。疏主要特点: 唐代的奏疏,习惯上都用骈文写,但经常突破骈文的束缚,使骈散语句交替运用,既有骈文的整齐华美,又有散文的自然流畅,易于诵读。 骈散结合 华美流畅 1 疏多以论述为主,对于同一个问题,往往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剖析,使说理更加透彻。 正反论述 务尽其旨 2 疏多以浅显的比喻衬出中心论题。比喻作为一种推理手段,起到了生动、形象的效果;论述时多采用排比句式,铺排罗列,勾连而下,气势不凡,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比喻排比 生动有力 3 诵读文本,疏通文意 听名家朗诵,正音;同时圈画出自己难以理解的字词句。 “思” 思什么? 为什么思? 怎么思?结果如何? 思考 通篇只重一“思”字 ———《古文观止》 一 第 段 (一)标注难解字词句,疏通文意。 (二)结合文段内容,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 阅 读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第一段:自主学习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想要 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生长,长得好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稳固 疏通水道 德行和道义 树根 臣听说,想要树长得好,一定要使它的根基稳固;想要泉水流得长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头;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德行和道义。 第一段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信阳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2025-05-12)
湖北省部分高中协作体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2025-05-12)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定州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 语文试题(含答案)(2025-05-12)
辽宁省点石联考2025届高三下学期五月份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2025-05-12)
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2025-05-12)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