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 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 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 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一三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离骚》是屈原最重要的作品,也是《楚辞》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中国文学史上最长的抒 情诗,是理解屈原人生境界和价值观最重要的资料。 屈原在《离骚》开篇提到,他的父亲以“正则”为他命名,说明父亲希望他把“公正无私”作为 自己的处世原则,《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也说屈原“正道直行”。正道直行首先是正直,正直就 是处事公正,不苟且,不徇私,不自私自利和投机取巧。《离骚》也恰恰展示了一个正直的君子在 蒙受不白之冤后勇敢的抗争过程,“正”“直”二字多次出现在其中,如“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 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作为一个正道直行的人,屈原对自己的才德充满自信,也对楚王任用群小的现实强烈不满。 他认为一个正常的社会,应该有一个“选贤与能”“举直而错诸杠”(把正直的人提拔出来,放在邪 曲的人之上)的公正的社会运行机制,他希望在楚国有公平和正义,那些正道直行的人受重视, 而枉道邪行的人被抛弃;但是楚国的现实政治正好相反,小人当道,奸佞得志,这引起了屈原的 强烈不满。屈原在《离骚》中将批判的矛头对准了把楚国带上歧路的当权者。屈原把爱国与自 己价值受到尊重结合起来,通过对自己命运的不平之鸣,体现他的爱国情怀。这种爱国主义建 立在“正道直行”的基础上,因而具有极强的正义性。 《离骚》中体现的屈原的精神品质,还表现为九死不悔的底线意识。《离骚》曰“亦余心之所 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 惩”。对于屈原来说,受重用则正道直行,追求理想;被流放则严守底线,毫不动摇。 坚守底线,归根结底,就是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善人,做一个诚实的人。一个人如果没有强 大的一心向善的决心,就会屈从现实。屈原在楚国朝堂上遇到的很多都是邪曲谄谀之人,《离 【高二语文第1页(共8页)】 25456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