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44721

3《月是故乡明》课件

日期:2025-05-1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165749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月是故乡明,课件
  • cover
(课件网) 课前导入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读了此诗,大家有什么感受?而我们今天学习的课题也在诗中,作者与诗人表达的感受一样吗?让我们一同走进本课。 月是故乡明 助学资料 季羡林(1911—2009) 生平介绍:著名史学家、文学家、语言 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精通多 国语言,驰骋于多个学术领域,是2006 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被誉为 “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主要作品:《怀念母亲》《夹竹桃》《成功》《赋得永久的悔》等。 “萌”由“艹”与“明”构成,“明”有公开、显露在外、不隐蔽的意思,所以“萌”表示草木的芽破土而出,后引申为“开始发生”。 趣识字———萌 甲骨文 篆书 楷书 萌 多音字 (yān)燕园 燕国 (yàn)燕子 莺歌燕舞 燕 例句 春天,燕(yān)山上有不少燕(yàn)子飞来飞去。 辨析 读yān :表示“周代诸侯国名”;表示“姓”,如姓燕。读yàn :表示“燕子”“古同‘宴’”。 ①数也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 ) ②忽然间明白过来。( ) ③形容江湖水面十分辽阔。( ) ④二者互相衬托,显得更有情趣。( ) ⑤(事物)开始发生。( ) ⑥美好的时光,优美的景色。( ) 解词义 不可胜数 恍然大悟 烟波浩渺 相映成趣 萌动 良辰美景 默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2.给课文划分层次,并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初读感知 第一部分(1)开篇点题———月是故乡明”。 第二部分(2-6)写月下故乡的山、水以及离开故乡后在各地看到的月亮。 第三部分(7)抒发强烈的思乡之情。 理清脉络 划分层次大意 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 思考讨论 往事 童年趣事 成年经历 时间顺序 观月地点的变化 读第1部分,你从“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品读鉴赏 在作者眼中,月亮代表着故乡和亲人,没有人不爱自己的故乡,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 阅读第2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 (1)第2-4段作者以“月”为线索,回忆故乡的童年生活,请你简要概括作者都回忆了哪些童年趣事。 小时候在场院上数星星 古柳下点篝火 坑边望月 童年 趣事 至于水,我故乡的小村子里却到处都是……到了夏天,黄昏后,我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童年趣事 快乐 场院数星星 古柳下点篝火 童年趣事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 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 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可觉得心 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 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 光更加晶莹澄澈。 美好、有趣、诗兴萌动 坑边望月 想一想,如果你是作者,在回忆快乐、美好的童年生活时,内心会有怎样的感受? 留恋童年 思念带给 自己快乐童年的故乡 作者明明是在回忆故乡的月亮,为什么写这些童年趣事呢? 借典型的往事 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阅读第2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 (2)第5-6段写“我”离开故乡后在各地望月的经历,请你简要概括。 瑞士莱芒湖 成年 经历 非洲大沙漠 大海 高山 朗润园 瑞士莱芒湖的月亮 非洲大沙漠上的月亮 大海上的月亮 高山上的月亮 朗润园的月亮 作者先写了自己在异乡看月亮的感受,再写自己对故乡月亮的感情。这样对比,衬托出了故乡月亮在作者心中的地位。 在第5-6段,作者先写了什么?又写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 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