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 热学四类重点问题 模型解读|模型构建|真题演练|素养通关 高频模型 中考题型与分值分布 命题特点 模型01 物态变化情景类问题辨析(必考点) 选择题(2-3分) 一般情况下,各省中考物理命题,热学部分会出现3道题,最多不超过4题,常以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出现,分值12分以内。实验类问题在下一个专题详细讲解。2025年挖掘厨房中物态变化知识会称为中考试卷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模型02 温度、热量、内能及功区分(易错点) 选择题(2-3分) 模型03 热量热值热效率计算(常考点) 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2-8分) 模型04 挖掘厨房中物态变化等知识(创新点) 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2-4分) 模|型|构|建 『模型解读,给思维方法及解题规律』 解决物态变化情景类辨析问题,主要办法就是先看物质初始状态,然后看末状态,根据定义确定物态变化过程。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如冰熔化成水。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如水结成冰。 (3)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4)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5)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 1)升华是指物质直接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直接”说明变化过程中物质不存在液态这一状态。 2)理论上讲,固态物质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升华,但实际上常温下很多固态物质,如金属,都可以认为时不升华的。 3)加热可以加速固态物质的升华现象。如碘升华,在常温下非常缓慢,但稍一加热,升华现象就非常明显。 4)生活中常见的升华现象:樟脑丸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永久了的白炽灯灯丝变细、碘升华、干冰升华等。 (6)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1)凝华是指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直接”说明变化过程中物质不存在液态这一状态。 2)理论上所有气态物质都能发生凝华,只是在通常情况下很多都难以发生或者进行得及其缓慢。 3)生活中常见的凝华现象:霜、冰晶、冰花、雾凇、灯泡变黑等。 【例题1】(2024安徽省中考真题)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里记载了铸造“万钧钟”和“鼎”的方法,先后用泥土制作“模骨”,“干燥之后以牛油、黄蜡附其上数寸”,在油蜡上刻上各种图案(如图),然后在油蜡的外面用泥土制成外壳。干燥之后,“外施火力炙化其中油蜡”,油蜡流出形成空腔,在空腔中倒入铜液,待铜液冷却后,“钟鼎成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炙化其中油蜡”是升华过程 B. “炙化其中油蜡”是液化过程 C. 铜液冷却成钟鼎是凝固过程 D. 铜液冷却成钟鼎是凝华过程 【模型1变式1】(2025黑龙江龙东一模)下列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 ) A. 消融的冰花 B. 草叶上的露珠 C. 洁白的雾凇 D. 夏天晾衣服 【模型1变式2】(2025河南一模)如图,在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出空气后把袋口扎紧,放入热水中,塑料袋鼓起,该过程中酒精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此过程中酒精_____热量。 【模型1变式3】(2025河北一模)下图中的四幅图,反映的物态变化不属于凝华的是( ) A. 冰锥的形成 B. 冰花的形成 C. 雾凇的形成 D. 霜的形成 『模型解读,给思维方法及解题规律』 一、温度、内能和热量的区分 1. 温度是一个状态量,通常用“是”、“物体的”等词描述.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但不一定是吸了热; 2. 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离开热传递,通常用“吸收”、“放出”等词修饰,不能用“有”、“含有”、“物体的”等词修饰。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液体沸腾的过程; 3. 内能是一个状态量,通常用“物体的”、“物体有”等词修饰.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