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类型:A 绝密★启用前 2025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二) 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全卷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 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同时用2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A或B)。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24分) 一、选择题(共12道试题,每题2分,计24分。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某班以“纵横诸子,辩思天下”为主题开展讨论会,收集到以下言论。这些言论反映出 “诸子百家”共同的思想主张是 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 。“兼相爱,交相利。” 一墨子 十十十十十十十 A.和谐共处 B.崇尚节俭 C.以民为本 D.无为而治 2.砖画人物形象写实,动态夸张而生动。以下两幅砖画反映出魏晋时期 甘肃嘉峪关魏晋荽砖画《宴饮图》 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砖画《采桑图》 A.科学技术进步 B.民族交融加强 C.南方经济开发 D.政治制度创新 3.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这场变法在经济领域的主要措施有 ①募役法②方田均税法③保甲法 ④农田水利法 A.Q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有诗曰:“割让香港作基地,巨额赔款大窟窿。五口通商狮子口,门户开放虎狼行。”该 诗反映的不平等条约是 A.《马关条约》 B.《天津条约》 C.《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征程中,镌刻着改变历史走向的关键时刻。请回答5~6题。 5.歌词:“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反映 的历史事件是 () A.八七会议 B.南昌起义 C.辛亥革命 D.红军长征 [历史试卷(二)共6页第1页] 6.以下为某同学搜集的纪念章图片,其反映的历史事件 辽沈战役纪念章 淮海战役纪念章 平津战役纪念章 A.加速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C.直接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D.振奋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7.陕西某农民在日记中记下分地时的场景:“当看到写着自己名字的木牌子立在田间地头 时”“腰杆子一下子硬了起来…真是心情舒畅,干劲冲天。”这说明土地改革 ( A.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 B.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C.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热情 D.推动了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 8.以下是某同学复习时制作的思维导图。 据此推断,该同学复习的内容是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B.对外开放格局逐渐形成 C.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9.下列文明成果出自古代不同文明地区,突出体现了古代文明的 金字塔 楔形文字 罗马大竞技场 A.交融性 B.多元性 C.传承性 D.同一性 10.某班举行辩论赛,以下是正反方的主要辩词。据此可知,这场比赛的辩题是 正方辩词: 反方辩词: 促进生产力发展; 环境污染严重; 推动城市化进程; 贫富分化严重; 大众教育的普及。 殖民扩张加剧。 A.民主革命的利弊 B.三角贸易的利弊 C.文艺复兴的利弊 D工业革命的利弊 11.学习历史要学会区分历史史实与历史解释。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苏联通过两个五年计划实现了工业化 B.1862年,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1492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 D.1933年,罗斯福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 12.以下是某同学绘制的时间轴。时间轴中的史事反映了欧洲 () 欧洲经济共同 欧洲煤钢 体和欧洲原子 欧洲共同体 欧洲联盟 共同体组建 能共同体建立 成立 成立 欧元发行 20世纪50年代初 1958年 1967年 1993年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