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48378

统编版2024-2025学年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分类专练 17--文言文阅读(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5-05-1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94次 大小:2213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统编,17--,解析,答案,阅读,文言文
  • cover
统编版2024-2025学年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分类专练 专练 17--文言文阅读 一、古诗文阅读 阅读感悟。校园文化多姿多彩,班级里举行了知识竞赛活动,请阅读以下短文,回答问题。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来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这是一个寓言故事,像这样的故事还有《   》《   》。 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因/释/其耒而/守株 B.因释/其耒而守/株 C.因释其耒/而守株 3.宋人“因释其来而守株”的起因是“  ———。 4.展开想象,兔子“折颈而死”之后,农夫会想些什么?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揠苗助长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注释】揠:拔。闵(mǐn):同“悯”,担心,忧虑。长(zhǎng)生长,成长。芒芒然:疲倦的样子。病:果坏了。予:我,第一人称代词。趋:快步走。往:去,到…去。槁(gǎo):草木干枯。 6.借助注释说说文中画横线子的意思:   。 7.文中的宋人揠苗后,结果是:   。(请填写原文中的句子) 8.“揠苗助长”也经常写作“  ———,两个词语意思相同,都讲的是这个故事。 9.列对揠苗助长的故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做事情要顺其自然,不能违反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B.当父母对孩子的希望越高就会越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C.揠苗助长式的教育方法只会给孩子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课内文段阅读。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来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0.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兔走触株    而身为宋国笑    11.用“/”表示句子中间的停顿,请你为下面句子划分停顿。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12.“兔不可复得”的原因是(  )。 A.其他的兔子看到这只兔子撞死在树桩上,就再也不来这片地里了。 B.农夫能够捡到兔子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偶然事件,不可能经常发生。 C.农夫的运气一直很不好,如果运气够好,不管做什么事都能成功。 D.农夫等的时间不够长,如果再多等几天,就一定会等来其他的兔子。 13.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和宋国农夫一样的人,请你举一个例子,并劝说他改变想法。 阅读小古文《一人性缓》,完成练习。 一人性缓,冬日共人围炉,见人裳尾为火所烧,乃曰:“有一事,见之已久,欲言,恐①君性急;不言,又恐伤君。然则言是耶,不言是耶?”人问何事,曰:“火烧君裳。”其人遽②收衣而怒曰:“何不早言?”曰:“我道君性急,果然。” (选自《广笑府》,有删改) 【注释】①恐:担心。 ②遽(jù):立即,匆忙。 14.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见人裳尾为火所烧(因为) B.见之已久(衣裳被烧的人) C.欲言(想要) D.我道君性急(知道) 15.请梳理故事情节,再口头复述故事。 16.想一想:如果这个人性子很急,遇到故事中的情形会怎么做?简单说一说。 通过上面的分享交流,大家学会了阅读寓言故事的方法,请你也来试试吧! 滥竽充数 齐宣王①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②处士③请为王吹竽,宣王说④之,廪食以数百人⑤。宣王死,闵王⑥立,好⑦一一听之,处士逃。 (节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 【注释】①齐宣王: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②南郭:复姓。③处士:古代称有学问、有品德而没有做官的人为处士,相当于先生。④说:通“悦”,高兴。⑤廪(lǐn)食(sì)以 数 百人:拿数百人的粮食供养他。⑥闵(mǐn) 王:齐宣王的儿子。⑦好:喜欢。 17.你能借助注释,说说“处士逃”的原因吗? 18.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是(  ) A.南郭处士/请/为王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