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48398

统编版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分类专练 15--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5-05-1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13次 大小:8465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统编,解析,答案,阅读,文本,连续性
  • cover
统编版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分类 专练 15--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 良渚文化 【材料一】良渚人对鸟的崇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良渚人的心中,神灵居住在天上,鸟便成了人类与神灵沟通的媒介,人们善待鸟,呵护并且尊敬它,就像讨好着神灵身边的“红人”一样,祈祷来年能够风调雨顺;另一方面,他们认为鸟似乎与太阳有着某种密切的关系,仿佛是载着太阳每日东升西落的“飞船”。 【材料二】《山海经·大荒东经》说:“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鸟。” 良渚博物院的一件鸟纹玉壁的纹饰,自上而下是鸟、杆状物和台阶。专家认为,鸟可以被看作是太阳的化身,中间的杆状物可以被看作是《山海经》中所说的扶桑树,而下面有台阶的长方体,应该就是祭天的祭台,也可以说成是祭拜太阳的祭台 【材料三】良渚遗址出土的一个黑陶罐上有十二个连续的符号,数量是良渚文化之冠。这些符号排列整齐,露出陶胎本色,表明它们是烧成后刻画的。这些特号中有形似羽毛的箭,有像山一样的符号,也有纵横交错的网状物,甚至还有动物形状的符号,被认为可能是原始的象形文字或表意画。 1.鸟纹玉璧的纹饰可能分别象征的是   、   和   。 2.阅读材料三,判断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黑陶罐上的符号被认为是原始的象形文字或表意画。    ②黑陶罐上的符号排列整齐,露出陶胎本色,是烧成后刻画的。    3.如果一个陶罐上的刻符中包含“羽”和“日”两个元素,它们的组合最可能象征下面的哪一项?(  ) A.辽阔的天空 B.羽毛制成的太阳 C.寓意光明的羽毛 D.对鸟与太阳的崇拜 4.良渚人的刻符可以被看作是他们的文字,但是至今都没能被全部“破译”。请你根据材料一、二的内容,大胆发挥想象,讲述材料三中黑陶罐上的刻符记载的故事。 课外阅读。 【材料一】中国是汉字的故乡,有多少个汉字就有多少个故事,有多少种组合,就有多少部剧集。文字系统是文化的核心,汉字具有象形、状物、形声、表意功能,反映了中华先民的认知能力。 汉字是中国性格的显示。人如字,字如人,文字让中国人有了姓名和性格。姓氏让我们记住了自己先祖的模样,传了血脉和根脉;名字让我们保留了丰富的特色和个性,寄寓了不同的志趣与追求,张扬了文化的多样性。 中国人从儿童时代起就开始捉笔写字,练习的是书法,打造的却是性格与魂魄。汉字的间架结构方正圆润,启承呼应,有包裹四海之气象、驰骋古今之豪迈。汉字动静相宜、庄谐相映,透射着思想的光芒。纸上兴风雨,笔底起波澜,那端庄、厚重与质朴,那灵秀、洒脱与率性,铸成鲜明的东方思维和中国性格。 文字的坚挺反映出文明的刚强。端庄方正的汉字在风霜雨雪中形不销、神不散,百炼成钢,走向坚固、走向永恒。强大的汉字系统和丰富的汉语表意,构成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语言基于文字,音可以不同,但意一定相通,东南西北的方言可能互不相懂,但只要端坐案前、凝视汉字,便是意相通、心相融、情相连。 【材料二】从原始的刻划符号到今天的汉字,许多字形和内涵都一脉相承,体现了突出的连续性;汉字发展经历“甲骨文一金文一小篆一隶书一楷书一行书”诸阶段,书写趋于简洁实用,体现了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文字形体至秦而归于统一,形成“书同文”的局面,此后政令归一,文化一统,反映了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文字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吸收不同族群、区域的特色,形音兼顾,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古人对“协”“同”“安”“宁”等文字的创造和使用,将“武”解读为“止戈”,反映了中华民族追求和平的理念。 【材料三】 会意字。由一种四人抬东西的用具的象形和“口”组成。表示四人用口令协调行动。……本义是共同做事。 (节选向李学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