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48401

统编版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分类专练 17--文言文阅读(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5-05-1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28次 大小:812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统编,17--,解析,答案,阅读,文言文
  • cover
统编版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分类 专练 17--文言文阅读 一、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猫斗 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避室中,不敢复出。 1.解释加点词: 久之   ;逐之    2.说说句子的意思:白猫走避室中,不敢复出。 3.联系上下文,想象黄猫“逐”之时的情景,用几句话写下来。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课内阅读《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5.本文选自   。 6.画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誉之曰(称赞) B.于物无不陷也(穿透) C.吾矛之利(好处) 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7.下面断句正确的是(  ) A.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B.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C.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8.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②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9.学习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什么启示? 10.如果你是楚国人,你会怎样推销矛和盾? 文言文阅读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____,____。”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1.本文选自《    》 12.在文中填上所缺句子并解释意思。 13.“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用原文的句子) 14.学习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什么启示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课内阅读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5.下面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B.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C.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D.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6.文中“乃”的意思是   ;“示”的意思是   ;“夫子”指的是   。 17.文中横线表现了杨氏之子有礼貌、热情待客,“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表现了杨氏之子是一个   的孩子。 18.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阅读理解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9.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甚聪惠    ②为设果     20.用自己的话说说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21.孔君平及杨氏之子的回答巧妙吗?为什么? 22.你认为杨氏之子有什么特点? 23.你还知道古代哪些表现儿童智慧的故事?请写出一个。 课内阅读。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____,____。”又誉其矛曰:“____,____。”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fó fú )能应也。夫(fú f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24.根据课文内容在横线上填空。 25.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6.下列句子朗读时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B.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C.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27.联系古文,写出“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的意思。 28.你在生活中遇到或听说过像本文中的人或事吗?请举例说一说。 29.假如你是楚国商人,你该怎样来推销你的“矛”和“盾”? 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问题。 【甲】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矛与盾者,誉之曰:“吾盾之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