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世界历史是历史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内容为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为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 世界历史学科的主要任务是以世界全局的观点,综合考察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历史,运用相关学科如文化人类学、考古学的成果研究和阐明人类历史的演变,揭示演变的规律和趋向。 ———吴于廑 《世界史·古代史上卷》 这是一部关于人类和世界的历史 阅读课本目录,世界古代史(1—2单元)、世界近代史(3—6单元)、世界现代史(7—9单元),请用一句话概括其阶段特征以及世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对世界历史的宏观认识 1500年前后 新航路开辟 1917年 俄国十月革命 多元发展的 古代史 走向整体的 近代史 走向“地球村”的 现代史 丰富多彩、走向整体、日益紧密的世界历史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中外历史纲要(下) 采集狩猎 农业、畜牧业 世界三大农业发源地: 西亚———大麦、小麦、豆 南亚——— 芋头 中国———水稻、粟 中南美洲———玉米、番薯、南瓜 文明是如何出现的呢? 文明是什么? 文明一词的含义确切地说,究竟是指什么呢?学者指出了将文明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区别开来的文明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城市中心,由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力,纳贡和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或科学,等等。并非所有的文明都具备这一切特征。例如:南美安第斯山脉的文明是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而埃及文明和玛雅人文明则没有通常所说的城市。但是,这一组特征在确定世界各地时期的文明的性质时,可作为一般的指南。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1、前提: 农耕畜牧的产生 采猎经济 (采集者) 农耕与畜牧的产生 (生产者) 流浪到定居 村落、城市出现 农耕畜牧的产生及其传播图 2、标志: 社会分工的发展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私有制和 阶级产生 农业 发展 阶级矛盾 部落战争 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的出现 国家 形成 文字 产生 双重作用下 有了剩余产品 记事和管理的需要 人类由此进入奴隶社会 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文字的出现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西亚两河流域 大麦、小麦、豆类 东北非古埃及 南亚古印度 欧洲古希腊 古中国 水稻、粟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特点:相对独立发展,表现出多元特征。 不同的公社在各自的自然环境中,找到不同的生产资料和不同的生活资料。因此,它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产品,也就各不相同。 ———马克思《资本论》 学习任务:文明的多元性怎么产生的? 地理环境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向你致敬,尼罗河,你来自大地,孕育了埃及!用你神秘的方式,带来了肥沃的土壤,使得追随者歌唱! ———古埃及诗歌 猖獗的洪水呀,没人能和它对抗,它使苍天动摇, 使大地颤抖……庄稼成熟了,猖獗的洪水来将它淹没。 ———苏美尔诗歌 关心死亡,为来世,尤其是国王的来世做好物质方面的准备,是埃及宗教信仰的一个主要特征。因为埃及人并不认为国王的死是最终结局,所以他们制作木乃伊和金字塔……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以古巴比伦和古埃及为例: 地理环境 西亚和埃及产生于青铜时代(距今约3500年),生产力相对低下,人类仍需要依靠集体力量与自然斗争,个体独立有限,因而较早的形成专制统治和地区性大国;……希腊国家产生于铁器时代(距今约2000年),农民获得了较大的独立性,形成不同程度的集体统治。 ———摘编自《教师教学用书》 时代背景 学习思考: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吗? 不是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才是决定性的 地理环境对历史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