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实验探究类 题型解读|模板构建|真题试炼 命题特点 技巧解读 真题示例 野外考察类题目往往与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紧密相连,要求考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类题目通常具有一定情境性和实践性。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分析推理能力,能够从题干中提取关键信息,分析地理现象背后的原因和规律 (1)仔细阅读图文材料,准确获取答题所需要的信息 (2)细审题干,明确“问什么”,即要明确要描述什么,即描述的方向;同时在描述时应将地理问题和地理原理相对接,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3)回答问题时,应全面,注意回答的角度和层次是否完整 (4)回答问题时,力争做到答案的专业向,关键词不能丢而且要准确,尽量使用地理术语 (2024·青海·T18) 项目主题探究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2024·山东临沂·T29) 临沂市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开展学习活动,对影响种子繁育的因素进行探究 (2024·山东菏泽·T23) 某地理兴趣小组对延安的区域发展开展探究活动(2024·四川遂宁·T11) 某中学地理实践小组以“保护母亲河,高原换绿装”为主题对图中黄土高原某流域展开实地探究活动 (2024·山东泰安·T16) 泰安市某中学气象爱好者小组的同学们,为了解等温线的相关知识,在校内外进行了系列实践活动 课标指引 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地理户外考察、社会调查、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地理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观察、感悟、理解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状况,是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体现。因此在中考中地理实践力成为出题的热点。 命题预测 实验探究类题目常出现在综合题,用相关的情境和实践分析延伸考查地区地理特征或对比两区域差异。 答|题|技|巧 第一步: 理解题目背景 地理实践探究类题目往往基于真实的地理现象或实际问题,因此理解题目背景至关重要。在解题前,应仔细阅读题目,弄清所探究的地理现象或问题的发生地、发生时间、涉及的地理要素等基本情况,为后续分析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步: 收集分析相关材料 在理解题目背景后,应进一步明确题目要求探究的地理问题或现象,以及预期达到的结论或解决方案。明确的目标有助于对后续资料的收集和分析。针对题目所涉及的地理现象或问题,应收集相关的地理资料。资料可以来源于课本、地图、网络、实地调查等多种途径。在收集资料时,应注意资料的准确性、权威性和时效性,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第三步: 分析地理要素 在收集到相关资料后,应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分析过程中,应关注地理现象或问题所涉及的各种地理要素,如地形、气候、水文、人口分布等。通过对这些要素的综合分析,可以揭示地理现象或问题的本质和规律。 第四步: 得出合理结论 在完成资料收集、分析和运用地理方法后,应得出合理的结论。结论应基于充分的证据和分析,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同时,结论也应与题目背景和目标相呼应,满足题目的要求。 1.(2024·青海·中考真题)【命运相连·守护家园】 项目主题探究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项目背景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面积最大、物种最丰富的热带雨林,每年能够释放全球百分之二十的氧气,被称为“地球之肺”。然而,近年来由于人们乱砍滥伐等不合理的开发,使热带雨林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针对此问题,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了项目式学习,探究如何合理地对亚马孙热带雨林进行开发与保护。 任务一收集资料 材料一巴西的热带雨林分布图(图1)和气候资料图(图2)。 材料二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示意图(图3)。 (1)读图1,说出巴西热带雨林的分布地区。 任务二分析探究 热带雨林不仅有着非常重要的生态作用,还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动植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