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级下册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想象的神奇,鼓励、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语言运用:能仿照课文大胆想象并说说自己会变成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思维能力: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 审美创造:感受课文语言轻松活泼,字里行间充满的童趣,以及想象的神奇与乐趣。 教学重难点: 梳理“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神奇的想象;能“解密”作者想象的方法,在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大胆想象。 教学过程: 一、趣味引导 和大家说一个好消息,咱们年组要出一份年级期刊了,这次期刊的主题是《想象岛》(播放视频)哇,想象岛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所有的奇思妙想都可以在这里成为现实。拥有奇思妙想的孩子都可以获得想象岛的邀请函,你们想获得吗?那我们就向着想象岛出发吧!准备好了吗? 那么我们就跟随着顾鹰阿姨一起走进英英的世界,去发现想象写作的秘密,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我变成了一棵树》伸出你的小手,我们一起书写这个充满奇幻色彩的课题,(边写边说)齐读。 二、检查预习 1.这篇课文你们已经预习过了,我来检查一下你们预习的成果吧!(出示) 痒痒的 椭圆形 菱形 鳄鱼嗵嗵地 震得 丁零丁零 香肠 咕噜噜 啃着 糖醋 排骨 小馋猫 注意“零”在这里读轻声。第二个“痒”在这里变回三声,读。 你们喜不喜欢这篇文章?你能不能用一个词说一说这篇课文给你的感受?请同学们打开书选择一个你觉得有意思的一个自然段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觉得哪个自然段有意思?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自然段。 看来这的确是一篇非常有趣的文章,那文章讲了哪些有有意思的事情呢?我们通过预习单上的表格一起来梳理一下,谁来读一读。(长成大树 长出鸟窝引来动物分享食物讨论口水发现秘密) 这个故事啊,从英英变成一棵大树开始,(贴长成大树)神奇之旅,树上长出了鸟窝(贴长出鸟窝)...... 三、寻找想象的密码 (一)“我”为什么变成一棵树? 你看作者的想象多奇妙,多有意思!当我们梳理完这篇课文的内容时,你对这篇课文有哪些疑问呢?(我为什么变成一棵树) 你们能对文章提出这么多疑问,一定在预习时认真思考了,那你想没想过英英为什么变成了一棵树?他为什么不变成其他的呢?这里面就藏着一个想象的秘密。让我们打开书看1—4自然段,听清老师的要求:自由的朗读1-4自然段,想一想英英为什么变成了一棵树?(屏幕出示1-4自然段)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我想一直玩,不想被妈妈催促吃饭,所以变成了一棵树。) 原来,是被妈妈催促吃饭,她不想吃饭,所以使“我”变成了一棵树。这是就她的小烦恼。所以英英解决小烦恼的方法是什么呢?对她变成了一棵树!这就是英英的愿望。(贴:愿望) 其实烦恼人人都有,你看很多名人也有烦恼。 “我现在就是这样,一天到晚在那做事,全是我不爱做的”———老舍 “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南宋词人辛弃疾在《贺新郎 用前韵再赋》 其实老师最近也陷入了烦恼的陷阱里,最近我太忙了,很多事情没有时间去做,所以我想变成超人,很快完成这些任务,这就是我的愿望。 同学们,你生活中的小烦恼是什么呢?如果让你进入想象世界,你想变成什么事物来解决你的小烦恼呢?你能像老师一样对照着学习单先想想,然后写一写,最后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愿望。开始写一写吧! 如果你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呢? 我有一个小烦恼,就是 , 所以我想变成 。这就是我的愿望。 谁想来交流一下? 你们的变身真神奇,你有没有想过,从现在的你变成它,中间会发生什么神奇的事情呢?是像蝴蝶破茧那样慢慢变化,还是有神秘的力量一下变成它呢? (二)“我”是怎样变身成一棵树的? 1.抓“痒痒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