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考真题汇编】热点压轴题专项训练:名篇名句默写-2025年高考语文 1.(2025·内蒙古呼和浩特·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密在《陈情表》中身处两难境地,想要奉诏任职,但祖母病情日渐加重;想要顺应私情,又不被允许,于是有了“ , ”的感慨。 (2)以梦入诗能强化诗歌的情感,如李商隐《锦瑟》中“ , ”两句蕴含着淡淡哀伤。 (3)运用设问,自问自答,能引人注意,有助于抒发作者的思想情感,这种手法在古诗文中很常见,如“ ? ”。 2.(2025·江苏常州·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对郦道元石钟山的解释提出了质疑。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实地调查他发现:山下有很多不知深浅的洞穴裂缝,“噌吰之声”是“ , ”引发的。 (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 , ”两句写月光像白霜一样从空中流下,照得江畔的白沙都看不见。 (3)“鸥”是自然界中常见的动物,“鸥”这个意象经常出现在古诗文中,如“ , ”。 3.(2025·广东广州·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文佳同学的“一测”作文文字简约、含蓄精妙,老师引用司马迁《屈原列传》中的句子“ , ”大加赞扬。 (2)古人常把星宿写进诗词,阅读IV中,词人写“北斗在璇衡”,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 ”也提到了“北斗”。 (3)夜晚,大自然的各种声音常常能引发古人的情思,例如古诗中就有“ , ”两句。 4.(2025·江苏盐城·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的《琵琶行》中运用侧面衬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 , ”。 (2)名正,则言顺,则事行。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抓住问题本质,为变法正名的逻辑支点是“ , ”。 (3)列锦,是将一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图像的一种修辞。唐宋诗词常用此手法,比如“ , ”。 5.(2025·新疆省直辖县级单位·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曾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 , ”两句形容天姥山之高,说它遮蔽天空,高过五岳。然而,天山比天姥山还要高耸,还要壮丽。 (2)为改善新疆的教育状况、一批批教育工作者扎根边疆,他们志向远大,意志坚定,不惧重任,用行动诠释着《〈论语>十二章》中曾子所说的“ , ”。 (3)草原是绿色的海洋,孕育着生命,古代含有“草”字的诗句不少,比如“ , ”。 6.(2025·甘肃金昌·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高考前班级召开了励志主题班会,在班会上班主任引用《荀子·劝学》中的“ , ”两句,鼓励同学们在冲刺阶段要不懈努力,坚持到最后。 (2)“岂”表反问,在古诗词中常有强调语气、增强情感的作用。比如鲍照《拟行路难》(其四)中的“ ”,高适《燕歌行》中的“ ”。 (3)小刚在阅读诗论时发现时空对举是诗人常用的构思方法,不禁由此想起“诗圣”杜甫运用时空对举的诗句:“ , 。” 7.(2025·河北衡水·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老师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群人“ , ”然后一路酣歌归家的理想景象。 (2)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要协调发展,如柳永《望海潮》便以“ , ”和“羌管弄晴,菱歌泛夜”两组对偶表现杭州市民物质的充裕与精神的充实。 (3)古诗词中有不少句子使用“空”字,营造不同的意境氛围,或空旷清新,或萧瑟悲伤,或孤寂无奈等,如“ , ”。 8.(2025·江苏南京·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 , ”两句表现出历史的沧桑变化。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苏轼在《石钟山记》中通过对石钟山得名的探究,指出了与之相反的错误做法是“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