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53994

第一单元 美术与眼睛 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5-23 科目:美术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36次 大小:1377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单元,第一,美术,眼睛,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年级 高一年级 教科书版本及章节 湖南美术-出卷网-美术鉴赏第一单元 单元(或主题)教学整体设计说明 单元(或主题)名称 美术与眼睛 单元课时数 3 课程标准模块 鉴赏模块 一、单元学习主题分析(体现学习主题的育人价值) 主题名称 美术与眼睛 主题概述 1.美术作品的表现内容和表现方法是多方面的,不能用“像不像某种事物”的标准来衡量一切美术作品,即使是具象美术作品也不能等同于照片。针对不同类型的作品要从不角度欣赏他们 本单元重对图像的识读、审美判断、文化理解等方面来了解和判断什么是美术作品。通过对国内外不同时期的美术作品的对比与分析引导学生了解具象美术作品、意象美术作品、抽象美术作品的特点,从而理解美术作品与客观世界的关系。通过识读美术图像来掌握感悟式、形式、比较式和社会学式等鉴赏方式来鉴赏不同时期不同主题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通过图像识读审美判断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接受世界多元文化,发挥美术学科的特殊育人功能。 2.本单元内容安排由浅至深层层递进,便于初次学习美术鉴赏的学生们走近美术、了解美术作品、逐步学会美术鉴赏的方法。 学情分析 通过观察了解到:现在的学生对经典美术作品的兴趣并不大。究其原因:第一,是对作品的相关内容、背景了解不够;第二,不知如何了解,不会欣赏作品;第三,学生的文化学习压力很重,没有时间对作品做深入了解 ;另外,经典作品所产生的时代和它所表达的精神、内容与现代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也是造成学生没兴趣的原因之一。高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美术鉴赏,对美术作品缺乏认识,不知道美术作品为什么美 大部分学生都不会积极地去发现生活中的美。根据本单元内容的设置,教师要紧抓住学情特点积极引导学生,充分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积极性,努力挖掘他们的兴趣点,为以后的鉴赏课的开展打下思想基础。 二、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基于标准、分析教材、结合学情,体现素养导向) 单元学习目标 1.了解美术创作的基本过程,学习美术作品审美构成的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并用于分析、理解和解释美术作品,学会辩识什么是美术作品,落实图像识读、审美判断和文化理解等新课标。 2.掌握2-3种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联系文化情境认识美术作品的主题、内涵、形式和审美价值,并用恰当的术语进行解读、评价和交流。 3.辨析美术作品中存在的不同文化、品位和格调的差异,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三、学习活动/任务设计(指向学习目标,强调学生的活动与体验) 活动/任务1 活动一、 1、(导入)文学、音乐、绘画作品欣赏并感受它们不同的艺术特征。 2、(教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三种不同艺术塑造艺术形象的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3、(思考与交流) 学生分组分别对作品进行分析,教师总结。 活动二、 1、(导入)主题:根据图像反映客观物象的不同,美术作品分为三类:具象、意象、抽象。 2、(小组合作,讨论)多媒体展示卡拉瓦乔的《水果篮》、实物照片、《寿桃图》 3、对比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活动三、 1、(新授)具象美术 导入概念:美术作品形式构成基本要素图 师生共同赏析赏作品《重屏会棋图》、《穆瓦特西耶夫人像》、 《父亲》、《刘胡兰就义》 学生讨论、发言、分析,教师总结。 活动四、 意象美术 问题导入:美术除能表现我们眼睛看到的事物, 还能够表现什么事物? 师生共同欣赏作品《生日》《李白行吟图》《花鸟山水册》《我和我的村庄》《狐狸的游戏》 师生互动讨论、分析交流,总结特点。 活动五、 抽象美术 问题导入:美术作品可不可以不表现具体的形象? 师生共同欣赏作品《红黄蓝的构成》《古诗四帖》局部、齐白石篆刻、部分网上抽象作品。 师生讨论、总结。 活动六、 展示三幅作品,师生一起分析总结具象美术、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