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 教科书版本及章节 湘美版 第二单元 美术的历程 第一节 课题 《原始人的创造》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第二单元的第一课,第二单元美术的历程分别由原始人的创造、礼仪与教化、心灵的幻象、人间生活、审美自律、从传统到现代、新的实验组成,在这七课当中简单概括了整个美术发展的历史,在七个明确的主题下,整合了具有共同美术特征和美术风格的作品, 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便于学生理解整个美术文化历史的脉络。 原始人的创造作为美术历程的开篇,对于学生了解美术的起源以及原始人的审美观念有重要作用,也为后续美术发展的历程奠定了基础。在教材中,从具体美术类型(彩陶、玉石、壁画岩画、雕塑)中推断原始人的生活观念和艺术之间的关系。通过大量的美术作品,使学生提高审美感受、审美能力,欣赏原始艺术。 学习者分析 高一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虽然掌握了一定的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但对美术鉴赏方面认识不足,需要正确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和文化理解的能力。在基于美术鉴赏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已逐步了解美术鉴赏的方法,在本节课的学习中需有针对性的加强学生对原始美术及作品的认识。 学习目标确定 ①使学生了解史前原始人所创造的陶器、玉器、岩画壁画、雕塑的材质、造型、图像特点、功能及作品内涵,提高学生的图像识别能力。 ②了解并解读中西方代表作品及多种形式、功能,尊重并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内涵与含义。 ③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赏析,了解原始美术在生活中的运用,探讨原始艺术对人们的作用以及所表达的愿望,扩大学生的眼界,增加审美感受,提高审美判断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课时学习重点:原始人的审美观念,原始艺术对原始人的生存意义。 课时学习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如何引导学生认识美术的价值。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导入 组织教学教师活动1 我们在网课期间靠什么来传递和接收信息? 在不使用语言的情况下,我们用什么办法来传递信息 在没有文字的时代,原始人创造了哪些信息给我们) 学生活动1 (学生思考回答,在回答过程中增加学生对原始人在没有使用文字的情况下,美术在当时的作用,以及美术作品中的意识活动的认识) 活动意图说明:(作为课程导入环境,以追问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并增强对教学内容的好奇心。同时也使学生对原始人的生存状态以及美术作品在当时的作用是一种渗透。) 环节二:教师活动2 播放法国拉斯科洞穴壁画视频,让学生们走进这史前卢浮宫,看一看原始人留下的艺术宝藏。 展示《将军崖崖画稷神崇拜图》引导学生将其与“法国拉斯科洞穴壁画”进行对比。思考,为什么创作手法不同? 阐明“美术史的发展并不是技术的进步,而是观念的流转。”学生活动2 1.欣赏旧石器时代的法国拉斯科洞穴壁画 归纳分析原始壁画创作手法,特点,以及创作原由。 学生对比找出两者的不同,(符号化图像和写实性图像)并思考是绘画技法上的限制才导致两件作品的不同?(观念的不同) 活动意图说明 借助两件作品,使学生了解原始人的创造中创作手法的不同,是因为他们的观念的不同。对于观念的理解,对欣赏原始人创作的作品来讲非常重要,本环节也是作为本课授课的基础环节。环节三:教师活动3 以问题驱动法,进行本课主要内容的学习。 向学生抛出四个问题,每个问题作为一个教学环节: 问题1:我们希望我们的生活用品美观一些,那么原始人会不会有这样的愿望?(教师引导分析,对陶器上的纹饰进行介绍,并简要概况陶器的诞生以及上面的纹饰与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 问题2:我们会制作一些具有纪念意义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