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一2025学年第二学期学科素养评估 九年级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开卷考试,可查阅参考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交流资料。 3.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数 奶 选择题(20小题,共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荚文 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在河南,可看到六十万年前猿人打制的石器(陕县)、五十万年前猿人的牙齿化石和打 制的石器(南召县)、二万年前人类居住的洞穴(安阳小南海)。由此可知,探索河南 古代文明有助于 A.追寻祖先渊源 B.弘扬传统美德 C.追思先贤事迹 D.感悟民俗文化 超 2.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大概在北纬25度至35度这一区间,影响人类文明 弼 的先哲:中国的老子、孔子、墨子等提出各家学说,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盛祝;古希 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相继出现,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古希腊哲学思想 …学者们称之为“轴心时代”。据材料可知“轴心时代”东西方思想 A.呈现多元性和多样性 B.由于统治者鼓励带来思想的繁荣 苏 C.繁荣推动了社会转型 D.因东西方之间的相互交流而繁荣 3.北魏鲜卑族统治者践行“脱夷统华”理论;建立后唐、后晋、后汉的沙陀人,以“政 治正统”观念建构中原政权;契丹族提出“北极之下为中国”“大辽中国”的说法: 建立金朝的女真族宣称“我本中国”。这反映出中国古代 A.统一是历更发展的趋势 B.中央集权制的不断完善 C.民族交融促进国家统 D.大一统思想的发展演进 4.东晋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只有5%左右,隋朝创立科举制度后约为 北 阳 16%,北宋时期则达到46%。这说明科举制 A.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 B.加强了皇帝在用人上的权力 C.有利于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 D.是中国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5.据记载:“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 材料反映了唐代 粮)5 A.曲辕犁提高了耕作效率 B.秧马提高了插秧的速度 C.楼车增加了播种的面积 D.筒车利用水流自行灌溉 九年级历史试卷 第1页(共6页) 6。下表所示:我国两宋时期大事年表,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960年 1005年 1038年 1044年 1125年 1127年 1141年 宋辽订立 宋夏订立 南宋与金 北宋建立 西夏建立 金灭辽 金灭北宋 澶渊之盟 和约 议和 A.北宋和南宋都是被大金所灭亡 B.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各民族政权之间“和与战”并存 D.各民族政权由对峙到完全统一 7.明清小说打破文人学士式的精英艺术统天下的格局,作家们主动地贴近市民的审美 情趣,将世俗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和盘托出,从而使许多作品在满足“市井 小民”的审美化需要的同时,带有强烈的时代的批判性。由此可知,明清小说的繁荣 得益于 A.活字印刷术的技术支持 B.小说文体的通俗易懂 C.市民阶层的发展与壮大 D.统治者思想政策宽松 8.历史事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成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 选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收缴的鸦片 B.1840年开始的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1860年,英法联军在北京西北郊抢劫并烧毁圆明园 D.1900年6月,英、美、俄、日等八国组织联军侵华 9.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重新考虑他们传统 的准则和政策,他们的对策是通过移植来保护中国的文明。材料中的“移植”体现在 A.利用西方先进技术 B.传播近代启蒙思想 C.号召推翻清朝统治 D.宣传西方民主科学 10.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中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 数满洲人专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