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质量评估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 1.2023年9月21日下午,“天宫课堂”第四课精彩开讲。下列授课实验内容与化学研究有关的是( ) A.两钢球互相碰撞,实现速度转换 B.用金属陀螺展示静止及旋转情况下角动量守恒现象 C.蜡烛燃烧,产生球形火焰 D.用特制的乒乓球拍拍水球,球拍不沾水 2.装有鞭炮或烟花的运输车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为( ) 3.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 A.葡萄酿酒 火药爆炸 B.木条燃烧 酒精挥发 C.矿石粉碎 衣服晾干 D.冰雪融化 牛奶变酸 4.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铜能导电 B.镁能与氧气反应 C.常温下水是无色液体 D.常温下甲烷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5.正确使用实验仪器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下列仪器中,可以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的是( ) A.试管 B.量筒 C.集气瓶 D.烧杯 6.应用化学知识,防范安全事故。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闻化学试剂气味时,将鼻子凑近试剂 B.将实验仪器和物品带离实验室 C.少量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 D.酒精不慎洒在桌面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7.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取用固体粉末 B.倾倒液体 C.滴加液体 D.加热液体 8.诗歌是中华文明皇冠上的璀璨明珠。下列诗句与化学变化有关的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C.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9.某同学练习加热食盐水时,有如下几步操作: ①将试管用试管夹夹好 ②往试管中倒入少量食盐水 ③点燃酒精灯加热 ④盖好试剂瓶,放回原处 ⑤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⑥打开试剂瓶,瓶盖倒放在桌面上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⑥②①③④⑤ B.⑥②④①③⑤ C.⑥③①②④⑤ D.⑥②①③⑤④ 10.若用“”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那么能表示水分子的是( ) A B C D 11.下列是小明在实验室里的一些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取用的固体试剂没用完,为了节约试剂,将剩下的试剂放回原试剂瓶中 B.滴加液体时,为了防止液体溅出,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中进行滴加 C.用品尝味道的方法鉴别实验室里的蔗糖和食盐 D.给试管里的试剂加热,为了防止试管炸裂,先进行预热 12.某小组对一元硬币的材质开展探究活动。根据其外观特征,同学们猜测其“主要成分可能是铁”,在讨论如何确认这一猜测时,有位同学提出“我们可以拿磁铁来吸一下”。“主要成分可能是铁”和“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两个过程分别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形成假设、设计并实施实验 B.提出问题、形成结论 C.形成假设、反思评价 D.设计并实施实验、表达交流 13.某化学小组的同学进行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下列关于该实验的现象或说法错误的是( ) ①蜡烛火焰各层温度比较 ②检验蜡烛燃烧的产物 ③探究蜡烛焰心气体的成分 ④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 A.实验①中接触火焰a处的火柴梗最先变黑 B.实验②探究石蜡燃烧的产物中是否有水 C.实验③中的现象说明蜡烛焰心处的气体是氧气 D.实验④中蜡烛复燃说明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 14.将燃着的蜡烛放入密闭的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得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是在纯氧气条件下进行的 B.氧气浓度过低时不支持蜡烛燃烧 C.蜡烛燃烧后瓶内剩余气体都是二氧化碳 D.集气瓶壁上有水珠生成,说明蜡烛燃烧只发生化学变化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8分) 二、填空题(共46分) 15.(4分)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填序号)。 ①镁带消失了 ②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