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八、科技发展 造福人类 第三课时:科技让梦想成真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了解科技对人类社会的推动力,体会科技的巨大作用 道德修养:了解中国在太空探索领域的成就和进展,激发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信心和决心; 法治观念:培养学生讲科学用科学的精神,积极参加科普活动。 健全人格:感受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并初步产生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有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精神。 责任意识:积极参加科普活动,培养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精神。 中国的“神舟”5号 2003年10月15日,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 把杨利伟载上了浩渺无垠的天空,实现了人们的中国梦“飞上太空”。浩瀚的天空从此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 课前导入 小小分享会 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人类已经被实现的梦想吗? 课前导入 1 艰辛的飞天梦 人类曾经梦想能像鸟儿那样在天空中飞翔,今天,载人飞船已经在太空遨游;人类曾经梦想能像鱼儿那样在水中畅游,今天,潜水技术已经能让我们深入海底……科技让梦想变成了现实。 新知讲解 1783 年,法国物理学家查理实现了氢气球的首次载人飞行。 人类对飞行的探索 1903 年, 美国莱特兄弟研制的飞机试飞成功。 新知讲解 从人类“飞天” 的历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1969 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 登上月球。 人类在更广阔的空间探索…… 2021 年,中国研制的“天问一号” 探测器所搭载的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 新知讲解 人类发展至今,一直没有停止对飞行的探索。 新知讲解 说一说,从人类飞天的历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新知讲解 人类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同时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然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人们探索飞天的道路无比艰难!成功征服天空的背后,还有一次次失败的故事。 新知讲解 你知道这些成功的背后都有哪些故事吗?和同学们分享下。 新知讲解 达·芬奇设计了一架螺旋式直升机,设想用轻质材料和布蒙成一个大的螺旋体,一旦旋转起来,就会像螺钉一样往天空上钻,扶摇直上,饶有风趣。驾驶员可以拉着绳索使其倾斜,用以改变飞行的方向。达·芬奇才华横溢,涉笔成趣,在工程的许多方面素负盛名。他还提出“降落伞图”“流线形船体”等草图。他的画在当时并没有能造出可以航行的飞行器,可在他的论文、手稿中具有构思独特、耐人寻味的设计图,把人们对飞行的美好憧憬引到寻求航空器和飞行方法的现实中去,航空的理想开始慢慢走上科学的轨道。 达芬奇的设计稿 新知讲解 被誉为滑翔机之父的奥托·李林塔尔,成年之后利用业余时间仔细观察飞鸟,在7年的时间里,他制造出18种不同型号的滑翔机并尝试滑行。虽然总是一败涂地,但他却毫不气馁,从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891年,他制成一架蝙蝠状的弓形翼滑翔机,成功地进行了滑翔飞行。在1893—1896年,李林塔尔进行了几千次滑翔飞行试验,积累了大量数据,给飞机制造者们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滑翔机之父的奥托·李林塔尔 新知讲解 1894年,李林塔尔从粕林附近的悬崖上起飞,成功地滑翔了350米远,这在当时是一个惊人的成绩。他将自己的成绩记录下来,使之成为航空史上最早的飞机性能记录之一。但是李林塔尔过于重视升力,而忽视了对飞机的操纵,这一失误使他在遇到突如其来的大风时,不幸遇难。 滑翔机之父的奥托·李林塔尔 新知讲解 在人类探索飞天的漫长历史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人类对飞天探索的艰巨性,这种探索并不浪漫,甚至要以做出巨大的牺牲为代价。但是,尽管如此,飞上天空的梦想与信念鼓舞着人们一次又一次地探索,直至获得成功。这就是人类进行飞天探索的伟大精神,执着地坚持、永不言败。 新知讲解 2 中国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