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如果你的手指被植株上尖锐的刺扎了一下,你迅速把手缩了回来,然后感觉到了疼痛,紧接着你意识到手被扎了。 问题探讨 讨论 1. 这一过程是如何发生的?分别涉及了神经系统的哪些结构? 2. 缩手动作在前、感觉到疼痛在后,这有什么适应意义? 2 1 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反射与反射弧 目 录 一. 反射与反射弧 1. 反射: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叫做反射。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缩手 眨眼 排尿 恐高 拥抱 …… 反射弧 反射弧的基本结构 观察下列缩手反射和膝跳反射的示意图,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思考 · 讨论 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仅靠一个神经元能完成吗? 结合生活经验,你还能说明脊髓在反射中作用的其他实例吗? 结合生活经验,你还能举出说明脊髓在反射中作用的其他实例吗? ▲缩手反射示意图 ▲膝跳反射示意图 脊髓 感受器 传入神经 刺激 反应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刺 激 感受器 传入神经 脊髓 传出神经 效应器 2. 反射弧: 反射弧 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 刺激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反应 刺激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反应 感受器接受一定强度的刺激后,产生兴奋。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细胞或组织(如神经组织)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对传入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 对刺激作出应答。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 。 如果你不小心碰到热水壶、踩到一颗钉子或者突然受到惊吓,我们的身体常常是自发地做出反应后才意识到发生了什么。这说明什么? 传入神经除了将兴奋传递给脊髓外,还可以传递给大脑皮层。兴奋除了在反射弧中传导,还会在脑与脊髓等中枢神经系统中传导。 既然在这些偶然的刺激面前我们的身体可以自发地做出反应,那传入神经将兴奋传递至大脑皮层产生感觉的意义何在? 可以减少意外的发生。比如缝衣服时被针扎到,产生痛觉后,下次使用针时就会更加小心。同样的,走路时也会更加注意脚下。 如果你的手有过被针扎的经历,那是否每次感觉可能被针扎时都会自主的躲避呢?为什么会这样? 2 1 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反射与反射弧 目 录 二. 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1. 非条件反射: 像缩手反射和膝跳反射这样与生俱来的,出生后无需训练的反射,就叫做非条件反射。 2. 条件反射: 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就叫做条件反射。如望梅止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是什么关系? 3. 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关系: ▲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示例 1. 给狗喂食,狗会分泌唾液, 分泌唾液的反射是非条件反 射,食物是非条件刺激。 2. 给狗听铃声而不给它喂 食物, 狗不会分泌唾液, 此时铃声与分泌唾液无 关,属于无关刺激。 3. 每次给狗喂食前先 让狗听到铃声,然 后再立即喂食。重 复此方式若干次。 4. 一段时间后,当铃声单独出 现,狗也会分泌唾液。此时, 铃声已转化为食物 (非条 件刺激)的信号,称为条件 刺激, 条件反射就建立了。 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训练建立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无关刺激(铃声)与引起反射的非条件刺激(食物)多次结合后,当两种刺激间建立联系后,无关刺激就转化为条件刺激,条件反射就建立了。两个刺激建立的联系是一个学习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4. 条件反射的消退: 反复应用条件刺激(铃声)而不给与非条件刺激(食物),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最终不再出现,这称为条件反射的消退。条件反射的消退不是条件反射的简单丧失,而是中枢把原来引起的兴奋性效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