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61933

7.1《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05-1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6次 大小:1587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4-2025,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7-1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课题:7-1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课时 1 授课年级 高一 教材分析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被收录于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三单元。这篇文章由屠呦呦撰写,以亲身科研经历为蓝本,详细阐述了青蒿素从发现到应用的全过程。从学科融合角度来看,它打破了语文与科学的界限,将医学领域的重大发现融入语文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与精神,拓宽知识视野。在人文内涵方面,展现了科学家们为攻克疾病、造福人类,勇于探索、不畏艰难的精神,对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有着重要意义 。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学生能够梳理文章结构,概括青蒿素的发现历程,精准提取关键信息,提升语言概括与表达能力,学会运用准确、科学的语言描述科学研究过程。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分析屠呦呦团队研究过程中的困难与突破,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思考科学发现背后的思维方式,提升思维的严谨性和创新性。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科学研究中蕴含的严谨之美、探索之美,感受科学家们对真理的不懈追求。鼓励学生从科学发现中汲取灵感,培养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对世界医学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科学家们的探索精神与奉献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清晰掌握青蒿素的发现过程,理解其科学价值与应用,能够准确阐述关键步骤和重要节点。剖析文中关键语句,体会作者的科学精神和情感态度,如对科研事业的热爱、对人类健康的担当。学会从文本中提取、整合信息,提高阅读科普类文章的能力,掌握阅读此类文本的方法和技巧。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屠呦呦团队在研究过程中遭遇的技术难题、理论困境以及如何通过创新思维和不懈努力克服困难。理解文中科学论述背后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如青蒿素的提取原理、临床试验方法等,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思维分析问题。结合课文内容,探讨科学发现对社会进步和人类福祉的深远意义,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科学精神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新课讲解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人类与疾病漫长的斗争历史中,每一次重大医学突破都如同黑暗中的曙光,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从西汉到清末,中国至少发生过 321 次大型瘟疫,但每一次瘟疫的到来,中医都不曾缺席。在这次新冠肺炎防治中,中医依然逆行而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医疗专家驰援外国时,还带去了中药连花清瘟和金花清感。而在众多医学成就里,有一项发现改变了全球疟疾防治的格局,那就是青蒿素。2015 年,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 。今天,让我们走进屠呦呦的《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一同探寻这一伟大发现背后的故事。二、背景及作者介绍写作背景:2015 年 10 月 5 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屠呦呦与威廉 坎贝尔和大村智获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2015 年 12 月 7 日下午,屠呦呦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用中文发表《青蒿素的发现:传统中医献给世界的礼物》的主题演讲,本文便基于此。作者介绍:屠呦呦,1930 年生,浙江宁波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她多年致力于中医药研究实践,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发现了青蒿素,解决了抗疟治疗失效的世界难题,为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曾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全国先进工作者”“改革先锋” 等称号,2019 年被授予 “共和国勋章”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默读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