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62534

选择性必修2 第一课 课时一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2026届高中思想政治一轮复习

日期:2025-05-15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2次 大小:15672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民法,选择性,学案,一轮,思想政治,高中
    课时一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一、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民事法律关系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对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①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指的是民事主体所享有的财产权和人身权 ②所有权关系的客体是物,债权关系的客体是人身利益 ③一般来说,自然人从出生之日起就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④政府因购买商品而与公司形成的买卖合同关系受民法典调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我国民法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以及绿色原则。对以下违反民法基本原则的行为分析正确的是(  ) ①某商家强行要求游客购买“旅游纪念品”———自愿原则 ②某商贩出售以鸡肉土豆泥为原材料的烤肉肠———诚信原则 ③孙姓夫妇给孩子起名为“平步青云”———绿色原则 ④某公司以“样貌不符”为由拒绝了大学生黄某参加面试———公序良俗原则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2025·八省联考晋陕青宁卷)民法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以下属于民法所调整的民事法律关系的是(  ) ①刘某与周某订婚一年后因性格不合自愿解除婚约 ②物业公司要求久未居住的业主孙某补缴物业管理费 ③业主赵某劝说邻居不要在公共楼道里为电动自行车充电 ④方某因公安机关不为其办理改名为“北燕南飞”的登记而提起诉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4·河南南阳期末)2024年5月21日,某县15周岁中学生刘某霸凌同班同学李某,给李某造成重大伤害,案发后刘某被公安机关依法刑拘。对于如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刘某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应由其监护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B.刘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应由其监护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C.刘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应当由自己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D.刘某属于未成年人,应依法减轻或免除其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 5.(2024·贵州六盘水期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由此可见,民法典(  ) ①坚持公序良俗原则,倡导见义勇为 ②确立和保障了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就 ④彰显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原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张某因病住院,医生手术时误将一肾脏摘除。张某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医院赔偿治疗费用和精神损害抚慰金。人民法院审理期间,张某术后感染医治无效死亡。关于此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医院侵犯了张某的身体权和生命权 ②张某作为自然人去世后,医院可以不必赔偿治疗费 ③张某已经去世,医院不必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④张某的家人有权另行起诉,请求医院赔偿丧葬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25·江苏南通开学考)有网络主播运用人工智能软件进行换脸直播,网络平台上出现了多位“知名演员”,相应主播因此人气大涨,直播带货销量大增。从民法典的角度讲,换脸直播(  ) ①侵犯他人的肖像权,因为未经允许使用他人肖像 ②侵犯他人的肖像权,因为以营利为目的使用知名演员肖像 ③侵犯他人的人格权,因为使用电子技术编辑他人肖像 ④侵犯他人的荣誉权,因为造成知名演员社会声誉降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24·天津一模)2024年3月,刘某和王某因琐事多次发生冲突,后双方矛盾日益激化,二人开始捏造对方偷盗、抢劫、涉黑等不实信息,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捏造不实信息的行为侵犯了对方的名誉权 B.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遵循公序良俗的原则 C.个人信息属于隐私,自然人的个人信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