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62947

苏州市吴中区甪直中学2025年初中毕业暨升学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卷(含答案)

日期:2025-05-1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6次 大小:17090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苏州市,历史,考试,模拟,第二次,升学
  • cover
苏州市吴中区甪直中学2025年初中毕业暨升学第二次模拟考试 历史卷 (满分50分,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共24题,每题1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图表所示为我国新石器时代部分出土文物的分布情况。它们共同反映出中华文明(  ) 代表文物 人面鱼纹彩陶盆 筒形彩陶瓶 带盖彩陶罐 分布位置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辽河流域 A.兼收并蓄 B.源远流长 C.多元一体 D.丰富多彩 2.如图反映了汉族打破“席地而坐”的传统观念,使“垂足而坐”成为一种新的起居方式并沿用至今。这一转变体现了(  ) A.区域贸易的频繁 B.游牧文明的独特 C.民族交融的加强 D.政权分立的加剧 3.东晋南朝时期,建康城内有众多大小商业区,其繁华可与汉时长安、洛阳媲美;番禺(今广州)成为进出口商人云集的大都市。此外,还有京口、广陵、会稽等都是商业都会。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A.中原战乱导致北人南迁 B.国家统一保障商业发展 C.城市发展打破市坊界限 D.商业发展促进城市繁荣 4.据史料记载,宋与辽、西夏、女真等之间都设有榷场,从事边境贸易。宋用丝织品、粮食和茶叶等换取辽、西夏、女真的马、羊、药材等。据此推断,榷场的设立(  ) A.解决了宋朝财政危机 B.实现了北方经济繁荣 C.促进了各族经贸往来 D.结束了政权并立状态 5.如图所示图片选自于明朝末年的一本著作。关于这一著作的论述最准确的是(  ) 农耕 织布 炼水银、朱砂 A.它的作者是农学家贾思勰 B.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经验、技术革新 C.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D.是一部规模空前的手工业著作 6.北宋初年,天下初定,但宋太祖赵匡胤却忧心忡忡。某日上朝,宰相赵普递上一份奏折,写道:“方镇(地方藩镇)太重,君弱臣强,终酿唐末五代之乱。”宋太祖最可能采取的措施是(  ) A.“杯酒释兵权”,削弱武将权力 B.推行青苗法,限制大地主 C.设立御史大夫,加强监察 D.迁都洛阳,远离边境威胁 7.甲午战争期间,日军计划夺取渤海口并进攻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然而,李鸿章将清军的防御重心放在京畿地区,忽略了黄海和渤海的制海权,导致集结在沈阳、京畿地区的大批清军游离于战场之外。材料反映出清军失败的原因是(  ) A.战略战术使用不当 B.日本侵略计划周密 C.清朝政府政治腐败 D.清军武器装备落后 8.近代史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按照“精神”孕育的先后顺序,补全下列示意图(  ) A.遵义精神 抗战精神 B.建党精神 长征精神 C.五四精神 建党精神 D.遵义精神 井冈山精神 9.1937年4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召开会议,设立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4个专门委员会,讨论将苏维埃工农民主政府改为特区政府的问题。这一举措旨在(  ) A.重组工农苏维埃政府 B.争取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积极促成团结抗日 D.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0.在中国近代史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口号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表中空白处信息填写正确的是(  ) A.国共对峙时期;“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B.土地革命时期;“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C.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D.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11.对下图中两个企业的相似之处,表述正确的是(  ) 图—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炮厂 图二大生纱厂 A.都属于近代洋务企业 B.都以军事生产为主要目的 C.都是“实业救国”典范 D.都推动了近代工业化进径 12.它摒弃了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壮大了反帝反殖力量,加速了殖民体系崩溃瓦解。在东西战对峙的大背景下,所谓“大家庭”、“集团政治”、“势力范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