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64289

2026届高中物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实验四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

日期:2025-05-13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31669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6届,质量,3份,练习,学案,课件
    实验四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在探究加速度a与所受合力F的关系时,某实验小组采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探究,控制小车质量M不变,寻找其加速度a与所受合力F的关系。 (1)该实验必须要补偿阻力。在补偿阻力的这步操作中,该同学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通过细绳把沙桶挂在小车上。 (2)在实验中,该同学得到了一条如图乙所示的纸带,他每隔4个点取一计数点,在纸带上做好1、2、3、4、5的标记,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出从起点1到各计数点的距离,在图中已经标出。已知电火花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0.02 s,则该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在数据处理环节,把沙和沙桶的总重力当成小车受的合力F,采用图像法处理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a-F图像,发现图线上端弯曲,并不是直线,出现这一问题的可能原因是             。 (4)关于本实验存在的误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用刻度尺测量出从起点到各计数点的距离时,存在偶然误差,可以减小 B.把沙和沙桶的总重力当成小车的合力导致实验中存在系统误差,可以消除 C.实验中用图像法处理数据不仅可以减小系统误差,还能直观的得出a与F的关系 2.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实验中除了需要小车、砝码、托盘、细绳、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垫木、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两根导线、复写纸、纸带之外,还需要       、    。 (2)某同学以小车和车上砝码的总质量的倒数为横坐标,小车的加速度a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作出的a-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由图可分析得出:加速度与质量成   (选填“正比”或“反比”)关系;图线不过原点说明实验有误差,引起这一误差的主要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的倾角   (选填“过大”或“过小”)。 (3)有一组同学保持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一定,探究加速度a与所受外力F的关系,他们在轨道水平及倾斜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两条a-F图线,如图丙所示。图线    (选填“①”或“②”)是在轨道倾斜情况下得到的;小车及车中砝码的总质量M=    kg。 3.学校物理兴趣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阿特伍德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并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绕过定滑轮的轻绳两端分别悬挂质量相等的重物A(由多个相同的小物块叠放组成)和重物B。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分别测量一个小物块的质量和B的质量m; ②将A中的小物块取下一个放在B上,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后,由静止释放B,取下纸带,算出加速度大小,并记下放在B上的小物块的质量; ③重复步骤②,获得B上面的小物块的总质量Δm和对应加速度大小a的多组数据。 (1)某次实验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则本次实验中A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2)利用本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满足重物A的加速度大小a=    (用m、Δm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g表示),则牛顿第二定律得到验证。 (3)利用本装置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根据放在B上面的小物块的总质量Δm和对应加速度大小a的多组数据,以Δm为横坐标,a为纵坐标作出a-Δm图像。若图线的斜率为k,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可表示为g=    (用k、m表示)。 4.(2025·山东济南模拟)利用手机内置加速度传感器可实时显示手机加速度的数值。小明通过智能手机探究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1)突然剪断细绳,通过手机软件记录竖直方向加速度a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剪断细绳瞬间手机的加速度对应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