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 准考证号 2024-2025学年九年级模拟检测试卷 历 史 注意事项: 1.历史苏分分第I卷和第1卷,全卷共8页,满分75分,考试时间70分守 2答惑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地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孝相应的位五, 3答案企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太试卷上无效。 4.考武站束后,将本试卷和公通卡一并交回: 第I卷 选择题(共30分) 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 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1.此前,中国考古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多件出土自洛阳的文物惊艳亮相。其中,有“超级国宝” 之誉的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下图)首次对公众开放,引来众多游客驻足观赏。二里 头文化选址的绿松石龙形器 A.体现当时人们对龙的图腾崇拜 B.反映了戎狄蛮夷华夏认同观念 ℃.很有可能是商文化的历史遗存 山实证了统一封建制国家的存在 2.历史学家姚大力认为,合“中国”(内地)与“塞外之一统”两者为一体的国家建构模式,发育于金, 定型于元,发达、成熟于清。其中,元朝对这一“国家建构模式”进行的创新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3.对比分析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以下史实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共同影响是 西汉经营西域 清朝管理新疆 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西战都 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 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管理西 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清军驻扎 城36国。 新疆各地,设置哨所。 A.平定了西北地区叛乱 B.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C.推行了闭关锁国政策 D.促进了与少数民族交往 4.中唐以后.南方的茶、陶瓷、丝织品、盐业等的发展赶上或超过北方。位于运河枢纽的扬州,成为 全国的经济中心,市区内“十里长街市井连”。南宋时,苏、湖、常有“天下粮仓"的美称,还出现了 “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这反映出 A.海外贸易繁荣 B.农业生产发展 经济重心南移 D.商品经济受阻 5.小明同学在进行主题复习时制作了下面的学习卡片。据此判断其复习的主题应为 主题: ①远古传说时代,炎黄部落联盟后逐渐形成华夏族 ②唐朝时,文成公主入藏嫁与松赞千布 ③元朝时,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④清朝时,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 A.民族交融 B.经济交流 C.边疆治理 D.对外交往 6.明清时期,中央权力机构进一步调整。明太祖时废丞相,撤中书省,权分六部。清雍正时设军机 处,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这反映出明清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B.少数民族政权不断汉化 C君主专制集权空前强化 D.禁锢人们思想钳制文化 7.《中华文明史》叙述道:“(1898年)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 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成功之处”是指这场政治运动 A.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推翻了腐朽落后的清王朝 C.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D.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8.右面坐标轴中,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y轴的比例在不断增加,直至达到100%。y轴 比例表示的是 A.近代中国抗击外来侵略的历程 y轴 入国联军 100% 侵华战争 B.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探索历程 G.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 战争 x轴(时问) D.近代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程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