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美术欣赏与收藏》教学设计 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 美术欣赏与收藏 学科 美术 年级 九年级 单元 版本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 册别 下册 1.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根据国家课程标准设计的“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课程。本课重点在于学习美术欣赏与收藏的方法,了解和认识美术的文化价值。前者是本课的主要内容,后者是美术课作为文化课程的一个科目所要达到的课程目标之一。本课立足于学生对美术欣赏领域初次学习这个实际情况,让学生按照描述、分析、解释、评价四个步骤来欣赏美术作品。内容由两个“试一试”环节和三个“观察与思考”环节构成。“试一试”环节的设置重在让学生能在独立欣赏的前提下,试着带问题和要求去观察和思考,去创造美术作品。“观察与思考”环节从一开始的引导启发式的观察与思考到学生能用课堂中学到的方法做到举一反三。“学习建议”则是思考与创作二者的结合,让学生在学到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能自创性地完成任务。 2.学生情况分析:初中学生富有好奇心,好动,好表现,采用形象生动的现实题材事件进行课堂导入会引发他们的兴趣。宜在课堂上多采用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好动,容易分散注意力,同时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由于学生首次上这种理论性比较强的内容,尽管专业知识比较薄弱,但是思维活跃,敢于在课堂上积极发言,素质整体上呈现多面、多层次的特点。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探究式、互动式、合作学习、学科实践。 4.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多媒体(PPT课件、网络资源、人工智能等) 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习目标 评价内容与方式 1.学习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理解美术收藏的目的和意义,尝试收藏卡的设计制作。 2.引导学生从角色模拟、画面感受、文献阅读中尝试用描述、分析、解释与评价的方法欣赏美术作品,通过收藏卡的设计与制作发现美术收藏的意义。 3.品读经典的美术作品,树立真实的审美态度,从而客观判断美术史中经典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 学习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理解美术收藏的目的和意义(他评+师评)。 评价探究学习过程(自评+互评+师评) 评价学习成果(自评+互评) 3.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学习重难点 突破方法 学习重点:学习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理解美术收藏的意义。 学习难点:能够独立尝试用描述、分析、解释与评价的方法欣赏美术作品。 开展合作探究。 开展学科实践。 4.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情景导入 (3分钟)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数字博物馆场景,“欢迎同学们来到数字博物馆,我是你们的讲解员--程老师。” 教师活动:播放博物馆视频,请学生描述看到了那些藏品。 教师活动:介绍视频中的藏品,回顾美术门类,并导出课题《美术欣赏与收藏》 通过播放博物馆视频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美术欣赏与收藏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 (25分钟) 1、教师活动:提问“如何鉴赏一件艺术作品?”美术欣赏的方法多种多样,今天学习最基础的欣赏方法叫四步欣赏法,即通过描述-分析-解释-评价来鉴赏艺术作品。 2、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思考:描述、分析、解释、评价分别包含哪些内容?将内容归一归类,放到相应的表格中。完成任务一。 3、学生活动:学生讨论交流,完成任务一。 (1)描述 1、教师活动:课件出示《拾穗者》,请学生尝试描述画面。 2、学生活动:欣赏图片,描述画面。 (2)分析 1、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结合作品,思考“你有什么感受?你觉得画家画这幅作品是想表达什么?”并再次提出问题“画家是如何通过画面来表达自己的想法的?”引出欣赏法的第二步分析画面。 2、教师活动:出示前景与后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前后的差异以及原因。 3、学生活动:图片对比,学生回答。 4、教师小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