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十一、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第三课时:自力更生 扬眉吐气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了解我国工业发展历程和成就,认识对工业水平提升的重要意义,增强自豪感。 道德修养:感受科学家和劳动英模为新中国建设舍生忘死、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艰苦创业的精神。 法治观念:培养学生争做有志有为的人的意识和追求卓越的品质。 健全人格: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感,了解科学家和劳动英模在新中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贡献。 责任意识:感受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激发学生敬仰祖国的建设者,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树立奋发图强的志向。 课前导入 1.观看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视频片段。 课前导入 3.师: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踏上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征程。广大人民群众满怀激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在各行各业创造了前所来有的成就。比如,刚才我们视频中所见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这节课,我们将来探究中国取得的新成就。 2.师:在当时的时代,中国从千疮百孔、百业待兴,到一项项研究取得成功。作为一名中国人,在这一刻你有怎样的感受?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在外交方面取得的成就。今天我们看看1949年之后国家是如何自力更生,扬眉吐气的。 课前导入 在解放前,我们中国就是“一穷二白”的国家。我们农业落后,工业基础也很薄弱,许多日用品都需要从外国进口。国内的工业和农业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中国人事如何自力更生,扬眉吐气的。 课前导入 1 工业成就,多个第一 新中国“第一”推荐会 请同学们根据课前的资料搜集,说一说新中国创造出哪些“第一”?拍照并上传你的搜索成果。 新知讲解 1954年12月25日,我国第一条穿越青藏高原的公路,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建成通车。 新中国的“第一”推荐会 中国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大桥———武汉长江大桥,是1957年建成的。 1956年7月13日,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装配成功,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 新知讲解 新中国的“第一”推荐会 1959年9月26日,建国以来开发成功的最大的油田大庆油田的第一口井喷油! 1956年,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1958年,中国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诞生。 新知讲解 新中国的“第一”推荐会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若干个“第一”背后凝聚的是什么? 新知讲解 10多万筑路大军,卧冰雪、斗严寒……3000多名英烈捐躯高原,于1954年建成了总长4360千米的川藏、青藏公路。 回顾历史 感受艰辛 看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视频:川藏、青藏公路修建影像 新知讲解 2 不再“贫油”,实现自给 什么石油?石油———又称原油,是从地下深处开采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体。它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的混合物,与煤一样属于化石燃料。工业的发展离不开石油。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同学们,新中国能够在短短十多年内改变“贫油”面貌,靠的是什么? 靠的是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王进喜为了搅拌水泥,第一个跳下去控制喷井,跳进泥浆3个多小时;还有献身精神,他说:“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靠的是李四光这样的科学家的技术支持。根据他的地质力学理论,发现了很多油田,如果没有像李四光这样的科学家,开采石油很盲目。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3 国防科技,扬我国威 自力更生 扬眉吐气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我国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