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语文试卷 2025.5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 无效,请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孔雀东南飞》有一个难解的历史难题是“说有兰家女”,刘兰芝明明姓“刘”,为什么称“兰家”? 刘兰芝称谓繁复,有“此妇”(5次)、“妇”(按:“妇”应该是“此妇”的省略,受诗句字数的限制而 改)、“新妇”(9次)、“阿女”(5次)、“此女”(按:此女,对外;阿女,对内)、“兰家女”(1次)、“女 子”(1次)、“阿妹”(1次)八种。刘兰芝自称也有“君妇”(2次)“妾”(4次)“兰芝”(3次)三 种。 我们统计后发现:他称中,始终没有称“兰芝”的:自称中,称“兰芝”的,只占三分之一;这样 一首长篇叙事诗,作为诗歌的主角,到第164句才自称“兰芝”。无论是叙事还是抒情,无论是对话还 是描写,都是无法解释的一道坎。 只有一种解释:此诗在流传的早期,刘兰芝根本没有名姓,就是焦家的媳妇,所以称“此妇”5次: 而且是婚后不久就被拆散,焦仲卿也说“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所以称“新妇”9次。如果说刘 兰芝自称“妾”“妇”,应该是比较正常的,但他称自始至终不提“兰芝”,也是蛮奇怪的:而“兰芝” 的三次出现,居然是兰芝自称,显然也不正常。所以,我们可以论定,“兰芝”之名是在传播过程中被 人们加上去的。 这首诗写到“兰”共5次。“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终于透出了秘密。 “庭兰”,即庭院中栽种的兰花,受到“严霜”的摧残打击。这不仅是环境渲染,衬托悲剧发生, 实际上更是通过兰花天折,暗示了女主人公的投水结局。 这里可以发掘到冥昧而遥远的兰图腾故事。《左传·宣公三年》记载了郑穆公的出生与死亡,皆跟 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第1页 共8页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