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966016
13.2《致大海》课件(共18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日期:2025-05-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6次
大小:70770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张
13.2
,
2024-2025
,
必修
,
选择性
,
语文
,
高中
(
课件网
) 致大海 这节课我们共同欣赏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写的一首抒情诗———《致大海》 面对天水相接、浩浩荡荡、深不可测的大海,有谁真正读懂了大海的博大与深邃,有谁真正领悟了大海的坦荡与浩气。从古至今人们赞美大海的诗句数不胜数,大海的美是永远也说不尽的。 普希金(1799—1837),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普希金的创作对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及世界文学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高尔基称之为“俄国文学之始祖”。 普希金的抒情诗有800余首,内容非常广泛。 政治抒情诗《致恰达耶夫》《自由颂》《致西伯利亚的囚徒》 爱情诗和田园诗《致克恩》《我曾经爱过你》 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散文体小说《别尔金小说集》 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 1.了解作者、作品 1.了解写作背景 《致大海》是一首著名的政治抒情诗,这首诗写于1824年,是在12月党人武装起义的前一年。 此前,由于普希金的激进思想不容于沙皇专制政府,他们原想把他流放到西伯利亚。由于他老师说情,让他去了南高加索,其实是变相流放。普希金性格刚正不阿,不愿迎合当地总督,又被革职遣送回乡(第二次流放)。 临走前,普希金站在高加索海边登高望远,波涛汹涌的大海激荡起他的万端思绪,流放生活期间远离朋友、远离文学界,精神上非常孤独,他也曾产生过从海上逃亡到南欧、彻底离开俄国的计划,但宣告失败。就是在这种抗争无效、期望渺茫的心境中,孕育了这首诗篇。 活动二:初步阅读,整体感知 1.查阅工具书,积累字词 (1)明确字音 (2)解释词语 闪烁(shuò) 絮语(xù) 迷惘(wǎng) 喑(yīn)哑 絮语:絮絮叨叨地说;絮叨的话。 喜怒无常:一会儿高兴,一会儿发怒。形容人情绪变化不定。 覆没:沉没;(军队)全部被消灭。 喋喋:形容说话多。不住地说话。 2.诵读诗歌,理解内容 (1)诗歌写了大海的哪些方面? ①大海的美丽 波浪、容光 ②大海的人情味 悲哀的喧响、召唤的喧响 ③大海的深远 心灵的愿望所在 ④大海的阴沉 声调 (2)诗歌是怎么描写大海的?有什么特点? “蓝色的浪头翻滚起伏”“骄傲的美闪烁壮观”“仿佛友人忧郁的絮语” “你任性的脾气的发作”“成群的渔船就会覆没” 普希金笔下的大海,既有翻滚起伏、闪烁壮观、幽静、深沉、有力的一面,也有沉郁、喑哑、任性、喜怒无常、阴郁、倔强的一面,它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性格中的任何一面,体现了自由的精神。 3.划分层次,尝试概括内容 (1)诗歌写了大海的哪些方面? 1-2 诗人与大海告别 (海之恋) 3-13 缅怀英雄拿破仑和伟大的诗人拜伦 (海之思) 14-15 诗人再次与大海告别 (海之恋) 1.诗人为什么如此热爱大海 大海有没有象征意义 因为大海有广阔的胸怀,惊人的威力,壮丽的景色。更为重要的是大海是自由精神的象征。诗歌的第一句“再见吧,自由的元素”即揭示了这种象征意义。 “石岸”使诗人无法热烈地拥抱大海,整个人“被缚住”了,这些“凝固的石岸”正是黑暗现实的象征,它是拘禁诗人的无边的囚牢,它使诗人向往自由的夙愿无法实现。 2.“直到现在,我还不能离开这令人厌烦的凝固的石岸”诗人为什么厌烦“凝固的石岸”? 自由奔放的大海,勾起了诗人坎坷人生历程的回忆。包括“隐秘的愿望”“未能如愿以偿”所带来的“苦恼心伤”。这实际是诗人失去自由后的内心表白。 3.诗人面对自由奔放的大海为什么又感到悲伤痛苦?试分析产生这种情感的真正根源。 语言描写 拿破仑 “峭壁”、“光荣的坟墓”、“伟大的回忆”、“在寒冷的睡梦沉默”、“在苦难里长眠” 拜伦 “风暴之声”、“天才”、“心灵的另一位主宰”、“使自由在悲泣”;将大海与拜伦联系起来,“他是由你的精气塑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5届高三5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PDF版,无答案)(2025-05-15)
湖北省武汉市2025届高三四调语文试卷(图片版,无答案)(2025-05-15)
辽宁省多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2025-05-15)
河南省安鹤新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2025-05-15)
9《说“木叶”》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2025-05-15)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