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66122

15.1《谏太宗十思疏》课件(共41张PPT)

日期:2025-05-1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3次 大小:60443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5.1,谏太宗十思疏,课件,41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夫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 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 可以明得失。” 那么你知道他以谁为镜吗 以史为鉴 鹞 (yào) 死怀中———唐太宗的故事 有一次,唐太宗得了一只鹞,他很喜欢,就一 直拿在手上把玩。结果远远的看到魏征来了, 他怕魏征说他玩物丧志,就把鹞藏到怀里面。 其实魏征已经看到了,但是他故意不说,而是 借口要向太宗奏事,说了很久,等魏征走了以 后,唐太宗一看,鹞已经闷死在怀里。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一些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及用法,进一步积累文言 知 识 。 2.熟读课文,争取背诵。 3.学习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 4.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 谏:劝谏 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 一,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 称“贞观之治”; 十思:本文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 疏: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属古文体 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 题 諫 太 宗 十 思 疏 解 “章以谢恩, 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 求木之长 zhǎng 浚 jùn 殷忧 yīn 谗邪 chán 恶 chù 谬赏 miù 垂拱 gǒng 壅蔽 yōng 塞源 sè 载舟 zài 读文正音 魏征,字玄成。唐初政治家、史学 家、文学家。巨鹿(今属河北)人。少 孤贫,曾出家为道人,六易其主,后封 郑国公, 谥号文贞。 以直言敢谏著称, 曾提出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等名言。 魏征从政十七年,上书言事二百多 次,达十万言。他那种“上不负时主, 下不阿权贵,中不侈亲戚,外不为朋党, 不以逢时改节,不以图位卖忠”的精神, 千百年来, 一直被传为佳话。 诤臣一 — 魏征 李世民 (598—649),唐朝第二位 649)开创“贞观之治” , 以开明纳谏、 政治清明著称。他完善三省六部制,倡 导“君臣共治”,尤为重视谏言,重用 魏徵、房玄龄等直臣,形成“主纳忠谏, 臣进直言”的风气。贞观时期推行均田 制与轻徭薄赋,恢复经济;修订《唐 律》,宽简刑罚;击败东突厥,促进民 族交融,奠定盛唐基础。其治世以开放 包容、社会稳定闻名,被视为中国古代 明君典范。 皇帝,庙号太宗。其在位期间(626— 贞观六年,李世民对钟爱的长乐公主李丽 质给予数倍嫁妆,魏征直言此违反礼制; 贞观八年,陕县丞皇甫德参直谏李世民被 指为毁谤,魏征称古以来上书奏事,往往 言辞激切,应关心对与不对; 贞观十一年,李世民东巡洛阳谴责当地供 奉不好,魏征又以隋炀帝杨广铺张浪费警 戒之 。 你总要让我考虑一下吧 不能你一说我就听啊! 如果看你脸色才敢说 这是你老婆该干的事 不是我! ●●●●●● 一个爱才如命,善于纳谏,是历史上的“明君”; 一个忠心耿耿,敢于直谏,是历史上的“诤臣”。 一 代良臣:敢 说; 一代圣主:能容 补充知识:谥号、庙号、年号 庙号:是中国君主死后在庙里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商朝, 常用 “祖”字或 “宗”字。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 如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 宗太宗等。 谥号: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 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如曾 文正(曾国藩),岳武穆(岳飞),陶靖节(陶渊明);周文王(褒 ), 周厉王(贬 )。 年号: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 创年号为建元。改换年号(或帝王纪年时代改称元年)叫做“改元”。 唐高祖,隋炀帝,乾隆 庙号 谥号 年号 这篇奏疏是魏征贞观十一年写给 唐太宗的,经过战争后的休养生息 ,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也富 裕起来,加上对外战争连年胜利, 边防巩固,唐太宗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