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66446

第九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件(共24张PPT) -2024-2025学年 《中外历史纲要(上)》 (统编版)

日期:2025-05-2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0次 大小:340635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第九,PPT,统编,中外历史纲要(上),学年,-2024-2025
  • cover
(课件网)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年 级:高一 学 科:历史(统编版) 赵匡胤 赵普 王安石 岳飞 从宋代的“人事”看两宋的政治与军事 赵匡胤 “然为天子亦大艰难,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吾今终夕未尝安枕而卧也。” ———司马光《涑水纪闻》 一.太祖的忧思:前代之弊 问题1:从五代十国的政治局势,看赵匡胤具体为何而忧? 方镇太重 君弱臣强 武将权重 一.太祖的忧思:前代之弊 《雪夜访普图》 [明] 刘俊 二.赵普的谋划:防弊之政 赵普 ……非他故也,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之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司马光《涑水纪闻》 二.赵普的谋划:防弊之政 收权 分权 崇文抑武 方镇太重 君弱臣强 武将权重 二.赵普的谋划:防弊之政 行政 财政 军政 中央派文官出任各州长官,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职; 设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赋税大部分上缴中央; 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守内镇外定期更换驻地; 二.赵普的谋划:防弊之政(收权) (1)中央: 材料一: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峙文武二柄,号为“二府”。 ———《宋史》卷一六二《职官志二》 材料二:宋承唐制,抑又甚焉……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筦库,悉隶三司。 ———《宋史》卷一六一《职官志一》 问题1: 结合所学,分析北宋中央权力分配的设计意图。 二府三司制 “三衙” 参知政事 削弱相权 加强皇权 二.赵普的谋划:防弊之政(分权) 学习探究1:同样是分割相权,唐宋制度最显著的区别是什么? 程序分权 责任分权 (2)地方: 问题2:观察示意图,概括北宋如何分配地方权力? ①设立四个平行的路级机构,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 ②州一级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 “(通判)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监郡,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 ———欧阳修《归田录》卷二 二.赵普的谋划:防弊之政(分权)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唐)杨炯《从军行》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北宋)汪洙《神童诗》 问题3: 归纳两首诗歌中价值导向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变化:从以武为尊转向以文为贵。 原因:宋初统治者大力提倡崇文抑武的政策。 二.赵普的谋划:防弊之政(崇文抑武) 《历代科举取士数量统计表》 ———邓小南:《王安石与他的时代(二)》 崇文 抑武 上曰:“人生如白驹过隙……汝曹何不释去兵权,择便好田宅市场之,为子孙立永久之业。” ———司马光《涑水纪闻》 二.赵普的谋划:防弊之政(崇文抑武) 问题4: 思考下面两则材料是从什么角度评价宋初“防弊之政”? 材料一:唯本朝之法,上下相维,轻重相制,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藩方守臣,统制列城,付以数千里之地,十万之师,单车之使,尺纸之诏,朝召而夕至,则为匹夫! ———范祖禹《范太史集》卷22《转对条上四事》 材料二:今内外上下,一事之小,一罪之微,皆先有法以待之……虽然,人之才不获尽,人之志不获伸,昏然俯首一听于法度,而事功日隳(huī),风俗日坏,贫民愈无告,奸人愈得志。 ———叶适《水心别集》卷10《实谋》 中央集权 制度建设与革新 二.赵普的谋划:防弊之政 冗官 冗兵 财政压力 ———整理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问题5: 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P54页“历史纵横”,概括何为“新弊”? 二.赵普的谋划:防弊之政 政权 民族 与宋关系 结果 辽 契丹 有战有和 岁币 西夏 党项 有战有和 岁赐 问题5: 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P54页“历史纵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