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清河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4月模拟 高三物理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当抖动绳子的频率加快时,相当于波源的振动频率加快,故波的频率也会加快,由可知波的周期变小,A、B错误;波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变,由可得,可知波的波长变小,C错误,D正确。 2.答案:A 解析:根据玻尔原子理论中的频率条件有,即,所以当n最小时对应的波长最长,即氢原子从能级向能级跃迁时产生的光波长最长,所以波长最长的是,A正确。 3.答案:B 解析:两块捏紧的玻璃板间形成了空气薄膜,光照射在空气薄膜上下表面产生的反射光发生干涉,由于是白光,产生了彩色干涉条纹;而通过狭缝观察发光的白炽灯看到彩色条纹是光的衍射现象,B正确。 4.答案:B 解析:用链子拉着铁球旋转做匀速圆周运动,链子拉力提供铁球的向心力,应指向轨迹圆心,则手、球、轨迹圆圆心应在同一直线上,B正确。 5.答案:A 解析:如图所示,由于射出的光线恰好与入射光平行,根据光的折射定律有,可知出射点的切线与MN平行,出射点一定在O点,A正确。 6.答案:C 解析:起飞决断速度,加速度大小,由匀加速直线运动公式可得飞行员经历的时间,C正确。 7.答案:A 解析:设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密度为ρ,则,把地球和月球看作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则有,可得月球半径,离开星球的最小速度即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所以,A正确。 8.答案:C 解析:实验是测量遏止电压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所以光电管应加反向电压,电源右端应为正极,A错误;从K板逸出的光电子速度有大有小,B错误;增大入射光频率,由可知遏止电压增大,C正确;A、K之间不加电压,K板仍然有光电子逸出,到达A板,电流表的读数不为0,D错误。 9.答案:A 解析:A粒子在库仑力作用下绕O点运动的规律类似于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规律,类比开普勒第二定律知,A与O点的连线在相同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A正确;A、B两粒子的电荷量关系未知,A、B两粒子经过P点时电势能不一定相等,B错误;粒子经P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粒子的比荷关系未知,故A、B两粒子在P点的加速度大小不一定相等,C错误;由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两粒子的比荷不一定相同,故不一定相同,两者周期关系无法比较,D错误。 10.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知,当小球落到圆弧的最低点,小球将回到圆弧对面的等高点处,A错误;由能量守恒可知,小球在碰撞后如果水平方向的速度分量小于,反弹后小球的最高点超过圆心,B错误;当小球垂直入射到圆弧面上时,小球会回到抛出点,若小球在与圆心等高处抛出,小球不可能垂直入射到圆弧上,C错误;若小球高于圆心等高处抛出,小球可能垂直入射到圆弧上,D正确。 11.答案:D 解析:线圈转动所在空间右侧区域没有磁场,所以线圈中产生的不是正弦式交变电流,A错误;题图所示位置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垂直,处于中性面,磁通量变化率为零,瞬时电动势为零,感应电流为零,B、C错误;线圈转动所在空间只有一半区域有磁场,说明一个周期内通过相同的电阻R产生的焦耳热只有正弦式交变电流的一半,假设该电动势的有效值为E,则有,所以,D正确。 12.答案:(1)减小;等于 (2) (3)E (4)通电后温度变化使金属电阻丝电阻变化(金属电阻丝粗细不均匀、长度测量存在读数误差等也可) 解析:(1)为了保护G表,闭合开关前电阻箱应调至最大,闭合开关后减小,当G表指针不发生偏转时,说明等于被测电源的路端电压。 (2)调节后路端电压改变,与AP长度成正比,设,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解得,得图线的纵截距,斜率,联立解得。 (3)因为电源内阻不大,要使路端电压有明显变化,要求电阻箱的调节范围更便于测量,故电阻箱应选用E。 (4)为使与AP长度成正比,金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