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66631

2026届高中物理一轮复习 第十六章 第2讲 原子结构和原子核(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

日期:2025-05-13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7次 大小:66235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6届,3份,练习,学案,课件,原子核
    第2讲 原子结构和原子核 1.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玻尔的原子理论证实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查德威克证实了在原子核内部存在中子 C.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确定了原子核的存在 D.卢瑟福通过α粒子轰击氮核的实验,解释了原子的光谱现象 2.(2024·湖北高考2题)硼中子俘获疗法是目前治疗癌症最先进的手段之一BnXY是该疗法中一种核反应的方程,其中X、Y代表两种不同的原子核,则(  ) A.a=7,b=1 B.a=7,b=2 C.a=6,b=1 D.a=6,b=2 3.(2024·江苏高考3题)用粒子X轰击氮核从原子核中打出了质子,该实验的核反应方程式是NHC,则粒子X为(  ) A.正电子10e B.中子01n C.氘核12H D.氦核24He 4.(2024·安徽高考1题)大连相干光源是我国第一台高增益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其激光辐射所应用的玻尔原子理论很好地解释了氢原子的光谱特征。图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已知紫外光的光子能量大于3.11 eV,当大量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不同频率的紫外光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5.(2023·湖北高考1题)2022年10月,我国自主研发的“夸父一号”太阳探测卫星成功发射。该卫星搭载的莱曼阿尔法太阳望远镜可用于探测波长为121.6 nm的氢原子谱线(对应的光子能量为10.2 eV)。根据如图所示的氢原子能级图,可知此谱线来源于太阳中氢原子(  ) A.n=2和n=1能级之间的跃迁 B.n=3和n=1能级之间的跃迁 C.n=3和n=2能级之间的跃迁 D.n=4和n=2能级之间的跃迁 6.(2023·湖南高考1题)2023年4月13日,中国“人造太阳”反应堆中科院环流器装置(EAST)创下新纪录,实现403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为可控核聚变的最终实现又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下列关于核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同质量的核燃料,轻核聚变比重核裂变释放的核能更多 B.氘氚核聚变的核反应方程为HHHee C.核聚变的核反应燃料主要是铀235 D.核聚变反应过程中没有质量亏损 7.(2025·山东枣庄模拟)2024年4月19日起,日本开始排放第五批福岛核污染水,预计排放19天。核污染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放射性核素“氚”,该核素可在生物体内富集,导致内照射,从而损害生物体的健康。已知氚的衰变方程为HHe+X,半衰期约为12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氚核发生的是α衰变 B.衰变产物X来自氚的核外电子 C.衰变产生的射线能穿透几厘米厚的铅板 D.若立即停止排放,12年后因排污导致的核辐射量会减少50% 8.(2025·广西玉溪模拟)现代考古通过测量生物化石中放射性同位素碳14的量来确定生物的年代,质量为m0的碳14(C)发生β衰变,经过时间t后剩余碳14的质量为m,其-t图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14放出的β粒子来自核外电子 B.碳14的半衰期为11 460年 C.碳14的衰变方程为CNe D.碳14原子发生化学反应后半衰期发生改变 9.(2025·广东揭阳模拟)2023年4月12日,中国“人造太阳”—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成功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其内部发生的核反应方程为HHHe+X,则(  ) A.该反应为β衰变 B.X为中子 C.X为质子 DHe的结合能比H的结合能小 10.〔多选〕(2025·河南洛阳一模)钠的放射性同位素Na经过一次衰变后产生稳定的镁Mg)。已知Na的半衰期为15 h,将一个放射强度为每秒3.2×104次的Na溶液样本注射到某病人血液中,45 h后从该病人体内抽取6 mL的血液,测得其放射强度为每秒5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衰变过程为β衰变 B. Na进入到血液后半衰期变长 C.45 h后样本放射强度变为原来的 D.该病人体内血液的总体积约为4.8 L 11.(2024·四川绵阳模拟)用中子轰击静止的锂核,核反应方程为nLiHe+X+γ。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