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67451

2026届高中思想政治一轮复习必修2:第4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课件 学案(共2份打包)

日期:2025-05-14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5次 大小:35990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6届,收入,打包,2份,学案,课件
    思想政治 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2.2 了解我国个人收入的方式与合法途径,解释个人收入分配政策的完善;评析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政策,列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 2.3 阐明劳动对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意义,弘扬劳动精神,树立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观念。 知识点一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社会所创造的国民收入分别形成政府收入、企业收入和个人收入。 2.决定因素: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3.我国的分配制度 (1)决定因素: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定了分配制度必然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具体内容和要求 ①分配前提: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 ②分配尺度: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 ③分配标准: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原因 ①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 ②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发展水平(不能按需分配) ③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不能平均分配) 意义 ①体现效率: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其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体现公平:实行按劳分配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要让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 形式 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 意义 有利于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4)个人获取收入的途径 ①决定性因素: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使我国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 ②分类:主要包括劳动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此外还包括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 A.劳动性收入,是指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 B.财产性收入,是指通过自己所拥有的各类财产获得的收入,包括银行存款所得的利息、房屋出租所得的租金等。 C.经营性收入指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 D.转移性收入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住户的各种经常性转移支付和住户之间的经常性收入转移,包括养老金、社会救济和补助、政策性生产补贴、政策性生活补贴、救灾款等。 4.崇尚劳动 (1)原因: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我们获取的任何收入归根结底都来自劳动创造。 (2)要求:要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要鼓励全体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致富。 5.比较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 按要素分配 存在范围 公有制经济中 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外资经济和个人投资 依据 劳动数量和质量 主要有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 地位 主体地位 我国分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意义 有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有利于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实行原因 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定了分配制度必然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1.原因 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 2.要求 必须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理顺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收入分配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