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67501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12.2逆向思维的含义与作用学案(含解析)

日期:2025-05-14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99次 大小:241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高中,解析,学案,作用,含义,思维
  • cover
第十二课 创新思维要多路探索 第二框 逆向思维的含义与作用 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逆向思维的客观基础以及逆向思维的含义和特点,掌握逆向思维的方法; 2.能够辩证把握逆向思维与正向思维的关系,正确理解不同路向的思维在创新中的作用。 【学科核心素养】 1.科学精神: 正确理解逆向思维的含义、特点和意义,理性地把握逆向思维的四种具体方法,辩证地认识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关系,正确发挥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互补作用,培养逆向思维成正逆互补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2.公共参与: 自觉运用逆向思维,学会正逆互补,提高运用科学思维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思维创新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逆向思维的特点和方法;思维正逆互补的作用。 难点:逆向思维的主要方法;思维正逆互补的作用。 【自主预习】 一、逆向思维的含义 知识点1:逆向思维的客观基础 事物包含着矛盾,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因而事物具有复杂的 的性质与功能,人们已经认识到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为了认识事物可能具有的其他性质与功能,人们往往有意识地 地思考既有的认识,这就运用了逆向思维。 知识点2:逆向思维的内涵 如果把原有的思路叫作正向思维,那么一切与原有的思路方向相反的思路都可以叫作逆向思维。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中,逆向思维就是 ,或者称为反向法。作为创新思维的一种方法, 是人们从过去所把握的事物原理的反面、构成要素的反面、功能结构的反面等,去思考、去求索,以实现创新的目的。 知识点3:逆向思维的主要方法 (1)对事物 的已有认识进行反向思考。对事物结构顺序的已有认识进行 ,可以发现事物未被我们认识的新功用。 (2)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存在状态的认识作 。转换认识的视角,对事物存在状态,如动与静、冷与热、甜与咸、吸引与排斥、模糊与精细等的认识可能发生 。 (3)对已有的有关事物 的认识作反向思考。某种事物此时无用,彼时却会有用;此地无用,彼地却会有用;对此人无用,对他人却会有用。 或对象来 认识事物功用,其缺点可能变为优点。 (4)对已有的有关事物之间 的认识作 。人们对事物因果关系的认识,可以由因到果,也可以由果溯因。 二、发挥思维正逆互补的作用 知识点1:逆向思维应当合“理” 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是客观对象的 在人们思维中的反映,逆向思维的反向是有 的思维反向。如果不顾客观规律,盲目地“反向”,不仅难以实现创新思维的目的,而且可能付出惨重的代价。 知识点2:逆向思维不是逆反心理 逆向思维不是什么事都“倒着来”“对着干”的 。 知识点3:正向思维是逆向思维的基础和前提 我们只有掌握了正向思维的“正”,即人们已有的对事物常规认识的成果,才能够合理有效地进行逆向思维的“逆”,即对已有的 作反向思考,不知道正向思维,就谈不上逆向思维。创新思维中的逆向思维,往往是在运用 未能获得满意结果的情况下才采用的。 知识点 4:正逆互补,相得益彰 正逆互补,携手共进。逆向思维并非总比正向思维的效果好。究竟哪种思维的效果好,取决于 ,并不是时时处处都要逆向思考。有意识地将两个或多个 联系在一起思考,正反补充,可以打破 性质的限制,避免思维的僵化和极端化,更有可能发现事物的新功能和新作用,产生创新性的成果。 【课堂探究】 [问题探究1] 材料一: 日本有一位家庭主妇对煎鱼时总是会粘到锅上感到很恼火,煎好的鱼常常烂开,不成片。有一天,她在煎鱼时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能不能不在锅的下面加热,而在锅的上面加热呢 经过多次尝试,她想到了在锅盖里安装电炉丝这一从上面加热的方法,最终制成了令人满意的煎鱼不粘的锅。 材料二: 看电影总是人静坐、电影画面滚动。有人逆向思维,让人动起来,画面静下来。将一幅幅连续变化的图画挂在地铁的墙壁上,乘客坐在列车里,向窗外望去,可以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