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67530

2026届高中思想政治一轮复习必修3:第9课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课件 学案(共2份打包)

日期:2025-05-13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6次 大小:36004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6届,依法治国,打包,2份,学案,课件
    思想政治 第九课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3.2 搜集材料,阐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基本要求。 知识点一 科学立法 一、科学立法的内涵 1.科学立法的含义 科学立法就是要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法律的质量。 2.科学立法的要求 (1)科学立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障人民各项权利。立法要符合我国的政治制度和历史传统,要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相适应。 (2)科学立法符合国情和实际。要立良善之法,立管用之法,完善立法体制机制,使每项立法都能科学合理地规范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规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使法律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3)立法必须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立法工作规律,遵循立法程序,注重立法技术,努力实现立法过程的科学化。 二、推进科学立法 1.科学立法要做到依法立法 (1)内涵:在法治的轨道上制定合法有效的规范性文件。 (2)依据:在我国,宪法和立法法是国家机关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据。 (3)要求:所有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都应当按照法定职权、依据法定程序开展立法工作。 2.科学立法要充分发扬民主 (1)必须坚持民主立法,广开言路,集思广益。 (2)要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开展立法协商,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在立法协商中的作用,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健全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广泛凝聚社会共识。 3.科学立法要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 (1)应在立法中客观地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利益,并加以合理的确认和保护,做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相对应。 (2)立法还要科学合理地配置权力与责任,根据国家治理需求,授予国家机关必要的权力,并对其加以制约,明确权力行使不当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4.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关系 类别 科学立法 民主立法 依法立法 区别 内涵 是保证法规质量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核心是尊重和体现所调整社会关系的客观规律和法律体系的内在要求 是保证法规质量的基本途径和关键,核心是立法为了人民、立法依靠人民 是保证法规质量的根本要求和底线,核心是遵循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宪法法律精神,维护国家法制统一 特征 体现了立法活动的科学属性 突出了立法活动的人民属性 核心是对立法活动的合法属性予以关注,重点解决法出多门、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法律化等问题 联系 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三者统一于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体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1.科学立法就是要尊重和体现法律发展的规律,不断提高法律的质量。(×) 剖析:科学立法就是要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法律的质量。 2.科学立法要保障人民各项利益。(×) 剖析:科学立法要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障人民各项权利。 3.科学立法要做到以德立法,在道德的轨道上,制定合法有效的规范性文件。(×) 剖析:科学立法要做到依法立法,在法治的轨道上,制定合法有效的规范性文件。 4.乡镇人大及其主席团享有立法权,应当按照法定职权、依据法定程序开展立法工作。(×) 剖析:在我国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系统(人大和人大常委会)的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常委会,自治州、自治县的人大;国家行政机关系统(政府及政府下设机构)的国务院、国务院各部委、央行、审计署、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国务院直属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 5.要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开展立法协商,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在立法协商中的主导作用。(×) 剖析:要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