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2.3 理解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导向作用,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知识点一 价值与价值观 一、人的价值 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 (1)内涵:是指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 (2)特征:它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2.人生价值 (1)内涵:人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但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2)内容: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社会价值 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回报社会,满足他人的需要 个人价值 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的价值的承认,实现自我的满足,即价值的自我实现 (3)评价标准: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人类、社会、国家和人民贡献了什么。 二、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1.价值观 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值观。 2.价值观的作用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 ①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 ②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选择正确,才能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选择错误,就会遭到失败。 (2)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3)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1)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2)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3)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1)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2)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3)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1.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的价值在于享受价值,在于社会对个人的满足。(×) 剖析: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2.价值观对人生与社会起着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剖析:科学的、正确的价值观才对人生与社会起着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3.获得的回报越多,人生价值越大。(×) 剖析: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不在于回报的多少。 4.价值观念决定人的行为选择。(×) 剖析: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对认识、改造世界的活动和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指导而非决定作用。 5.哲学意义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是一回事。(×) 剖析: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不是一回事,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考点一 价值的含义 典例1 (2024·天津高考,7)怎样进火车站刷票、怎样在机器上挂号等,是一些人可能遇到的“生活挑战”。一位博主切中这些看似不起眼、实则广泛存在的生活需求,制作了系列短视频,收获大量关注与点赞,带来一股正能量。该博主( ) A.创作的短视频帮助他人实现了人生价值 B.创作的短视频的价值在于其内容的独特性 C.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为自己的物质追求 D.既满足他人、社会需要,也得到社会对其价值的承认 答案:D 解析:材料中强调的是该博主帮助他人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