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初中历史中考古代史材料题专项训练 0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和)十有八年(公元494年)……革衣服之制。十有九年,……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九月庚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 (1)材料一是北魏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改革,写出这次改革的名称,并依据材料回答改革中的任一项措施。 02.【唯物史观】 材料一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材料二 这条运河开凿过程中,无论通济渠还是永济渠,都动用了上百万的民夫。通济渠在大业(隋炀帝年号)元年三月开凿,不到几个月就通航了。这样巨大的工程,是在官吏督役严急的情况下迅速完成的,不可避免地给人民带来了很多痛苦。当时掘河的民夫经久不息地劳动,受冻挨饿,加上疾病侵袭,死亡的人数在半数以上。 (1)结合材料一、二与所学知识,客观评价隋朝开凿大运河这一历史事件? 左图为中国共产党召开的某次政治局扩大会议的旧址。在这次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集中全力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该次会议召开时间、地点。 材料三 这次革命可以使人们乘坐轮船以更快的速度跨越海洋,乘坐火车进行长途旅行,还为生活在欧美地区成百上千万的人带去了高质量的服装、各种家居用品和娱乐活动。在此之前,这些是他们不敢想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指出“这次革命”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03.根据下列历史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读图1《西汉疆域图》,斜线覆盖区域是指我国今天的什么地区?西汉政府在这里设置西域都护府,这一措施有何历史意义? (2)“秦皇”“汉武”在思想统治方面分别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3)读图2,哪一战役奠定了图2局面形成的基础?随后实现短暂统一的是哪一朝代? (4)读图3《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流动示意图》,北魏政府改革的领导人是谁? 0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0年夏至1921年春,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作为两者结合产物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以及赴日、旅欧留学生中相继成立。 材料二 南湖红船 这艘红船……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此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红船精神”,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潮头,矢志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前进,以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努力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具有建设自己、完善自己的能力,在不同的环境下,面对不同的问题,党都能实现自身的转变。20世纪30年代,在面临严重的困难局面时,党召开了重要的会议,及时纠正了“左”的错误,确立了新的领导核心,是一次历史性的转折。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二,指出“红船精神”中的“奉献精神”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艘红船”见证的历史事件有何重大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在哪次会议上及时纠正了“左”的错误?为什么说这次会议“是一次历史性的转折”? 05.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以秦汉时期历史为主题的项目化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疆域的统一与拓展】 材料一 【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材料二 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之后是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再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由长安到西域,到中亚,到西亚,再绵延至欧洲。物质交流的同时,中国文化、印度佛文化、伊斯兰文化、基督文化也相互间交集共生。 ———摘编自穆涛《汉代的政治丰碑和国家隐痛》 【改变世界的伟大发明】 材料三 造纸术外传示意图 纸的出现是人类文字载体发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