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67865

6.5 杠杆(课件)-沪粤版(2024)(共27页PPT)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11-25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3次 大小:158292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八年级,学年,2024-2025,PPT,27页,2024
  • cover
(课件网) 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硬棒,我就能够撬动地球。 ———阿基米德 老夫说到做到 6.5 杠 杆 导 入 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其中法老胡夫的陵墓最大,建于公元前二十七世纪,高146.5米,相当于40层楼高,由230万块重约2.5吨的大石块叠成,最大的一块重约16 吨,全部工程历时30余年。 古埃及人用什么工具创造了这一奇迹? 你知道这些工具是利用了什么原理吗? 杠杆及五要素 一 物理学中,把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直棒或曲棒),叫做杠杆。 共同特点 1.比较坚硬 2.受力的作用 3.绕固定点转动 L2 L1 杠杆及五要素 一 O F1 F2 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注:力的作用线:沿力的方向或反方向延长的一条虚线 力臂的画法 F1 F2 L2 L1 一找点 二画线 三作垂线段 四标签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二 杠杆平衡: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或匀速转动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1、提出问题: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2、根据生活经验,你会有怎样的猜想呢? F1+L1=F2+L2? F1=F2,L1=L2? …… 设计实验:当杠杆平衡时,分别测出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并多次改变力和力臂,获取多组数据,从而分析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器材: 带等分刻度的均质杠杆、钩码、铁架台、弹簧测力计。 杠杆的平衡条件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操作: (1)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水平平衡。 (2)杠杆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 目的:①保证力臂沿杠杆,便于在杠杆是测量力臂的长度。 ②使杠杆的重力作用线通过杠杆支点,避免杠杆自身重力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3)将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记录表格中。 调节方法:左低右调,右低左调。 杠杆的平衡条件 (4)改变阻力和阻力臂的大小,相应调节动力和动力臂的大小,再做几次实验。 目的: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杠杆的平衡条件 (5)在杠杆的一侧挂上钩码作为阻力,通过在其他位置上用弹簧测力计拉住杠杆的办法使杠杆平衡。将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记录表格中。 实验序号 左边 右边 动力F1/N 动力臂L1/m 阻力F2/N 阻力臂L2/m 1 2 3 4、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0.5 0.1 1.0 0.05 1.0 0.15 1.5 0.1 2.5 0.1 1.0 0.25 表达式: 或 5、分析和论证  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F2l2 交流与反思 小明用装置完成了三次实验,根据数据得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的结论,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探究。 应改变力的方向,使力臂不等于支点到力作用点的 实验操作: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斜向上拉杠杆,使杠杆水平平 衡。多做几次实验,分析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操作结论: 交流与反思 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从竖直方向拉杠杆变为倾斜拉杠杆时力的变化, 过程分析:阻力、阻力臂不变,弹簧测力计倾斜拉杠杆时动力臂变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 有一根杠杆,动力为1000N,阻力为3000N, 动力臂为1.5m,求:它的阻力臂为多少? 已知:F1=1000N F2=3000N L1=1.5m 求 :L2=? 解 :由F1L1=F2L2得 答 :它的阻力臂为0.5m. 生活中的杠杆 生活中的杠杆 l1 l2 l1 l2 l1 l2 O l1 l2 O 生活中的杠杆 生活中的杠杆 若l1>l2,则F1 F2 < 省力杠杆 杠杆的分类 生活中的杠杆 O F1 F2 l1 l2 l1 l2 生活中的杠杆 杠杆的分类 若l1<l2,则F1 F2 > 费力杠杆 生活中的杠杆 若l1=l2,则F1 F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